进行集中训练,拿到“红白喜事”中演唱,村民们既得到娱乐,又受到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到深山群众中。由于乡妇联积极引导,乡政府在经费上给予一定支持,全乡村村有妇女群众组织的“花灯”队,农闲夜晚,村寨妇女相约集中练习“花灯”歌舞,跳唱结合,男女老少围坐观看,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广泛性,群众性,寓教于乐的方式中向前发展。
三、兴办烤烟示范点,推动富民兴乡进程,促进妇女事业的进步发展。
妇女占人口总数的一半,如何组织动员好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乡妇联的主要工作。五年来,乡妇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不断开拓创新,从乡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妇女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双学双比”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乡妇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结合乡党委、政府的农村工作中心,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继续在农村妇女如深化“双学双比”活动,按照“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培训计划,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五年来,乡妇联组织动员了90以上的妇女参加“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同时选派村妇女参加县“星火计划、科技扶贫”培训,开阔妇们的视野,激发她们立足家乡,带头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海子乡是典型的粮烟乡镇,山高、地多、田少,五年前,全乡群众主要靠种植玉米,“杀猪为过年,养鸡为了盐巴钱”,全乡人均收入不到100xxxx。为此,乡党委、政府结合乡情,提出了农民要脱贫致富,只有发展“短、平、快”烤烟生产项目的思路,并制定一系列近期和长期规划及措施,乡妇联根据乡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全乡各农村家庭中男子农忙“梨地打田、农闲酗酒猜拳”,妇女肩负生产和家庭两副重担,在家庭经济发展中取到“主心骨”作用这一特点,拟定了发展烤烟生产,壮大农村经济,首先从妇女做起的思路,分赴各村调动广大妇女,以办高产示范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科技兴烟战略。2001年以来,乡妇联牵头,村妇代会和乡烟叶站技术人员协助,共办烤烟高产示范样板1xxxx,面积为102xxxx,分布于全乡1xxxx行政村,1xxxx村民组,涉及25xxxx烟农,参加实施妇女50xxxx,全部示范样板由乡村妇女组织精心指导,严格把关,一律采用良种良法,加强田间管理,做到“三早”、“四到位”、“四把关”,在乡妇联的指导下,通过50xxxx名妇女的共同努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所有示范面积实收级内黄烟92110公斤,平均公斤价9.2xxxx,农民收入85846xxxx,比面上的烟叶增收12895xxxx,平均每亩增收125.9xxxx,真正取到了示范样板的作用。通过示范样板的幅射影响,加之大力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全乡种植烤烟1005xxxx,收购级内黄烟20xxxx万斤,户均收入增加600xx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xxxx。在乡妇联的大力发动和鼓励下,全乡有825xxxx人参加烤烟生产活动,其中:妇女511xxxx人,占总参加人数的62。真正体现了广大妇女勤劳朴实的智慧和宁可苦干,不可苦熬的艰苦奋战精神。经过近2年的发展,海子乡成了县唯一的烤烟万亩乡镇,多次受到州、县表彰。
四、倡导少生优育,开展爱心育“春蕾”,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妇联工作的基本职能,也是妇联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