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意识,加强对达标过程的细化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新工作机制。
(一)开展绩效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建设"透明、高效、职业化"公共政府理念,区长、分管区长多次专题听取区妇儿工委的工作汇报,强调指出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明确要求各成员单位要主动将妇儿工作纳入公共政府建设之中,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作为转变职能、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依法全面保障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实现妇儿发展新的突破和提升。针对我区中期监测评估中反映的薄弱环节,区妇儿工委制定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实施妇女儿童发展"十五"计划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简称《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此评价范围涉及妇儿发展"十五"计划中可量化指标和重点、难点、空缺指标共88项及具体责任目标;评价对象适用于2xxxx成员单位和1xxxx街道(镇)妇儿工委;评价内容由攻关立项、绩效总结和绩效评估三部分组成;评价的过程分为准备、实施、评审和奖惩四个阶段。实行"目标管理、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做到目标量化、责任细化、管理强化,各司其职;每年的绩效评价结果上报区府纳入各部门公共目标年度考核,逐步形成长效机制。绩效评价目标责任签约书除包含常规9xxxx指标外,更强调重点、难点指标的攻克,同时突出了2xxxx成员单位和1xxxx街道(镇)的个性化指标和在完成"十五"计划促进妇儿发展中各自所承担的实事项目,也包括对一些跨部门难点指标的合力攻关要求。2003年以来,区妇儿工委主任(分管区长)与各成员单位领导、街道(镇)妇儿工委主任就年度具体目标任务签约。各成员单位责任目标由五年一签约改为每年一签约,有效促进了各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意识、"主人翁"精神日益显现,就妇儿发展的重难点指标联手科研攻关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为确保妇儿发展"十五"计划的如期完成和启动"十一五"计划的编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以项目为抓手,扩大妇女儿童受益面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区域功能转型和加强社区建设的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区政府在2004年7月份制定并下发《***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社区社会事业示范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05年-2007年)》,重点是以创建示范性项目为抓手、条块结合、上下联手,力争让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服务。区妇儿工委根据区域资源的特点及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创建社会事业项目2005年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创建规定项目: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积极为儿童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街镇申报、部门对接的基础上,区政府与各街道(镇)上下联手投入134.xxxx元的项目资金用于1xxxx街道(镇)社区儿童活动场所的建设,年内全面完成儿童发展"十五"计划的重点指标。区科协、科委协同相关部门投入5xxxx万元推进社区青少年科技体育俱乐部项目,确保每个街道(镇)拥有1-xxxx独立儿童活动场所。
(三)整合资源优势,提供优质服务在推进妇儿发展事业中,注重共享区公共政府社会事业发展资源:2002年政府投资470xxxx元建成拥有建筑面积880xxxx米的"***第二社会福利院";2004年在总建筑面积1194xxxx米,政府总投资507xxxx元的西南文化中心揭牌成立"***妇女发展服务中心";2004年7月,共享***人口网资源,建立区妇儿工委网页;2005年,成立"西南妇女法律维权工作站",同年6月,区公安分局与区妇联联手在全区1xxxx街道(镇)派出所设立"妇女维权受理点",有效推进了妇儿维权工作的社会化格局;政府投资600xxxx元,建筑面积1500xxxx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将正式启用。
(四)联合科研攻关,突破发展瓶颈针对妇儿发展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