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维权渠道,增强维权手段,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职工的权益。一方面继续积极参与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立法和政策制定,从源头上维护职工权益;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以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努力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工会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进而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的稳定。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开展工会工作,着力增强工会干部协调各方、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对各级工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工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更加积极地在妥善处理协调劳动关系和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提高协调各方、解决复杂问题的本领。为此,要进一步强化“大工会”
意识,坚持“开门办工会”,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与协调,完善和发展“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方面要经常向党政汇报有关工作情况,取得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人大、政协及劳动等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合作与配合,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推动工会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多个部门工作和涉及职工重大利益的复杂问题和矛盾,如国企改革中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问题、职工集体上访问题等,工会组织只有主动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才会寻求到积极稳妥的解决复杂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柱石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围绕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要求开展工会工作,着力增强工会干部主动进取、开拓创新的本领。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工会工作乘势而上、全面推进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要求,这给工会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机遇和挑战,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领域、工作对象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立足基层、着眼职工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掌握新规律,不断推动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推进工会工作不断发展,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工会干部不断增强服务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本领的过程,也
是不断促进、提升工会工作整体水平,把工会建设成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深受职工群众欢迎和信赖的“职工之家”的过程。只有具有越来越浓厚的阶级基础和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不断巩固,执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