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药品监督管理的需要。要以监督抽验为主,提高药品技术监督的靶向命中率,提高技术监督效能,为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提供技术保障。今年,为提高技术监督效能,市局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抽样的比重,对各区县局的监督抽验实施绩效评估和动态激励模式,对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验以不合格检出率作为工作质量考核指标,充分利用有限的监督抽验资源,最大限度地为药品行政监督服务。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要整合辖区内检验资源,创造性地拓宽检验范围,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
(五)加强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工作,落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做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换发证工作,建立健全全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档案。开展对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产品的专项检查,按照《国家重点监管医疗器械目录》,实施本辖区重点监管医疗器械产品的专项检查计划。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相关配套法规进行i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查,积极帮助企业认真贯彻国家、行业标准,切实开展注册产品标准复核工作和技术审批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完成国家局、省局下达的医疗器械抽验任务。
(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树立眉山医药工业新形象。严格按照gmp的要求监督药品生产行为,在全市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年”活动,从企业的生产管理、人员行为管理、制度建设、执行药品标准、产品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规范,严防不合格药品出厂,树立眉山医药工业企业新形象。加大对医疗机构制剂配制场所的技改力度,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制剂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改造,对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止配制或采取委托配制方式,确保医院制剂的质量。加强对特殊药品的日常监管,监管重点为药品生产企业、定点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供应公司和二类精神药品零售门店,对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计划管制品种实行网上季报制度,逐步实现对特殊药品流向的动态监管;建立特殊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数据库及诚信档案,规范特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为。做好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上报工作,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率和报告率。
(七)加大稽查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稽查工作要以打假治劣为主线,以“拓展案源、提高质量”为立足点,坚持以综合监督检查为主,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整顿与规范相结合、专项检查与建章立制相结合、突击检查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提高监管执法的效能。一是要突出大案要案的查处,落实大案要案的线索调查、取证和结案工作,提高大案要案的执行率,力争达到9xxxx以上。二是实施综合监督检查,拓展案源渠道。采取稽查部门制定检查计划,其他各科室密切配合,整合监管力量,既避免重复、多头检查,又提高案件发现率、立案查处率,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提高执法效率。三是加大对医疗器械的稽查力度。以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医疗器械为主,以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植入体内医疗器械为重点。四是继续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突出抓好社保品种、市场销售使用量大的品种、涉嫌中药非法添加化学品、保健品非法添加药品、风湿类补肾壮阳类药品、新特药品、进口药品、生物制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专项检查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五是继续加大与公安、工商、卫生、邮政、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办案的力度,尤其是加大与公安、检察机关的联合办案力度,建立稽查执法资源信息共享机制,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六是改革稽查执法效能考评办法,采取以监督检查有效覆盖面、一般程序以上案件查出率、办结率、大案要案查办、行政处罚案件办案质量为主要考评指标。七是参与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在促进医药企业发展上有新举措
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定要服务服从于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服从经济发展这个大局,更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突出“抓监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坚持“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帮扶医药工业做大做强,促进医药工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凡是到眉山发展医药工业经济项目的,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过程帮扶指导服务,搭建医药工业发展宽松的政务环境平台。二是重点帮扶现有医药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川西制药、雅达制药、卓宇制药、彩虹制药、华泰制药等企业为重点,抽调专人,组成药品生产企业工作组,对重点企业实施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咨询服务,推动企业进行产品技术革新和新产品上市、新项目上马,努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医药化工产业集群的目标。三是加大帮扶指导力度,促进医药产业结构升级。对已通过认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