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治理工作“难抓”等畏难情绪。教育领导干部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医院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抓好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到医院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并重,把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抓在手上,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做到“六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明确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督促落实到位。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的安排、实施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制定下发了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动员大会,对中层领导、职工们进行了思想动员,学习传达了上级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卫生部“八项行业纪律”、省卫生厅“三条禁令”、市委“八不准”等,反复向职工们强调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纠风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各科室集中学习领会,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
(二)抓重点,狠抓医院建设领域的治理工作
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是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的重点之一。这次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的重点是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严重破坏正常医药购销秩序的问题。主要是:1、医疗机构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采购活动中,收受生产、经营企业及其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回扣的行为;2、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回扣或提成的行为;3、医疗机构接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不按照行政事业财会制度等规定明确如实记载、私设小金库、用于少数人私分的行为;4、医疗卫生机构有关人员在基建工程、物资采购、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给予的各种名义的财物的行为;5、卫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利用权力,在医药购销和工程招标等活动中,收受有关企业和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的行为。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重点是全面调查摸底,查找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处理。要着重检查本系统、本单位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是否有“商业贿赂是经营活动的‘潜规则''、‘润滑剂''”等错误观念,在工作中是否有违反职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在内部管理机制上,是否有漏洞或薄弱环节,坚决纠正在医院建设领域中存在的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二要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尤其是严格查处自查自纠工作中发现的商业贿赂案件。严肃查处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医院建设经营活动,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行为。三要抓整改规范,重点是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着力构建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三)抓“两头”,全面推进治理工作
抓“两头”,就是吃透“上情”,把握“下情”。具体地讲:一方面要把上级的精神和政策吃准、吃透。要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主管部门及医院对抓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抓好四个阶段工作的部署和落实,认真把握和实施各项治理工作,力求收到实效;另一方面要密切结合医院实际,把全行业的情况摸清、摸实。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全行业的情况,针对卫生行业自身的特点,发现和掌握卫生行业不正当交易行为和商业贿赂案件的特点、规律,发生的主要环节和重要岗位,分析其滋生蔓延的深层次原因,确定本行业、本单位的工作重点,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在政策、法规和工作三个层面上研究提出治理的具体思路和对策。建立信息专报和通报等制度,及时了解各科室、部门的工作动态和信息,加强工作指导,研究解决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总结推广治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