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地局开会做报表,都会在会议结束后被地局单独留下几天,负责完成质量
较高的汇总上报工作。留下的那几天是没有时间观念的,经常要工作到晚上12点
以后才结束。xx的父母退休后从xx迁回xx安家,每次他来xx开会,都要回家与父
母同住几天。有一次,他告诉父母今晚回家住。他的父母以为他晚饭后就会回家
,但左等右盼还不见人影,打电话去问才知道在加班。一直到11点多,仍不见回
家,他的父母担心他一个残疾人,太晚回家不安全,就一同步行到单位,一边走
一边望。当他们来到灯火通明的办公室,看到xx仍在埋头工作。母亲忍不住心疼
起来,劝他太晚了先回家。但xx告诉父母等他把工作做完就回去。当他看到父母
不放心的眼神,就解释说,我打的回去,您俩就放心吧。
“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对业余时间的利用;工作质量的区别,在于各自的敬业态
度。”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1997年,他被县地税局任命为计划财务审计股
股长,同时还兼任办公室的总务会计。这是两个不同职责的岗位,通常都是由不
同的人承担。有人为此议论纷纷,“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工资又不多拿一分,
太亏了。”但他并没有这么想,反而认为,“年青人没有理由怕苦、怕累,推三
推四,不给自己压担子,再说这是两份很重要的工作,领导能放心把它们交给自
己,正是对自己的信任和考验。”之后,他时而在计财股出现,时而出现在总务
室,同事们跟他开玩笑说:“你一人有两间办公室,比全局任何一个人都特殊。
”由于他一人出色的完成了这两个不同岗位的工作,其他县局的领导也借鉴这一
做法,把这两份工作交给一人承担。这些同行在一起开会时,开玩笑的责备他:
“谁让你干两个人的活,害得我们与你一起受苦。”
2000年,全区地税系统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行“七率”征管资料达标考
核。当他看到分局的干部们为搞好考核工作,加班加点,一份份补齐以前月份的
纳税资料。就想,税收征管工作的开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征管资料上。在征管资
料的管理上,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机制,那事后补资料的现象就不可避免,而且
还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税收会计是对整个税收资金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
税收会计核算的载体归根到底就是征管资料。会计核算要规范,必然要求征管基
础工作必须做扎实,征管基础工作做扎实了,也能促进会计核算工作的进一步规
范。正是由于征管基础工作不实,资料传递不畅,一直制约着全县的会计核算工
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将这些想法向局领导汇报,局领导十分支持他的想法
,结合计算机的运用,经大量准备工作,2000年起,xx县局率先在全区八县第一
家将征管改革与税收会计改革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全县税收管理
工作的向前发展。目前,xx县局税收会计改革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八
县正在推广xx县局试点工作的经验。他在双江工作的7年里,其工作得到了当地财
政、审计部门及上级局的充分肯定,他负责的会计工作在全区八县处于领先位置
。
2001年,他被调到地局人事教育科从事劳动工资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劳动工资
管理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在xx县局工作时,他就经常跟当时的政工股股长到地局
开人事会,协助政工股股长测算工资,做人事报表。当时的政工股股长年龄较大
,只要遇上时间要求紧、任务重的工作,他总要拉上xx,xx总是随叫随到,毫无
怨言。当时,别人总爱开玩笑,你已是计财股股长,难道你还想夺政工股股长的
位置不成。
他到地局工作后,能在较短时间内转换角色,融入到机关工作中,他所负责完成
的工作多次得到省局人教处的表扬,其所做的机构改革设置方案和工资调整报表
,两次被省局作为范本印发各地州参照执行。由于人教科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
点是常事,不论是本职工作,还是职责之外的工作安排,他都不计个人得失,任
劳任怨,该加班就加班,从不讨价还价。从参加工作至今,他不仅没有休过一次
公休假,而加班时间累计高达38xxxx天。
他自从接手工资管理后,就努力学习工资政策文件,认真研究工资管理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