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反映村民的意愿和要求,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村民代表无正当理由连续两次不参加村民代表会议的,建议原推选户取消其代表资格,重新推选。二是要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和全省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关精神,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村民代表会议一般由村民代表、村委会成员和居住在本村的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对村里重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村民代表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情况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提议,可以随时召开。‘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必须有应到会人员三分之二以上参加,所作决定经到会人员半数以上通过。三是要规范民主决策内容。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要经村民代表会议实行民主决策,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民主决策的事项主要有:本村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公益事业经费筹集、组织实施与管理,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集体资产购建与处理、集体举债,村民对集体企业、林果基地及“四荒”地的承包经营,村镇规划、土地征用及耕地、山坡的调整和宅基地的审报,·计划生育指标的分配,重大救灾救济款物的发放,村干部报酬,以及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等。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的事项,按有关规定执行。四是要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凡属民主决策内容的重大事项,原则上要遵循以下程序决策:(1)村党支部初议。村内重大事项的动议,由村党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十分之一以上村民联名或五分之一以上村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村党支部统一受理,召开支部委员会进行讨论,形成初步意见。(2)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在讨论过程中,“两委”成员要充分发表意见,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进行表决。对形成决议的重大事项必要时应及时上报乡镇党委及有关部门。(3)进行公示。经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的事项,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全体村民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二公示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天。(4)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要坚决杜绝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需要民主决策的重大事项,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对讨论表决的结果,要及时向村民公布。
(三)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村级组织工作的透明度
村务公开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是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证明,推行村务公开,是化解干群之间矛盾、还干部清白、给群众明白的有效途径。下步要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一是要认真推选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jj、组成员。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负责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中
推选产生,负责对本村集体财务活动进行民主监督。;是要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要纠正过去那种公开内容不规范的现象,明确界定村务公开的内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使用、村集体经济所得收益使用、村干部报酬等,应继续坚持公开。要继续把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点,所有收支必须逐项逐笔公布明细帐目,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要结合农村形势发展,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种粮直接补贴等上级最新政策及落实情况,及时纳入村务公开的内容。农民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也应公开。三是要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应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便于群众观看的地方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同时还可以通过广播、“明白纸”、民主听证会等其他有效形式公开。一般的村务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情况应每月公布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要及时公开。要推进·村务事项从办理结果的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村务公开的基本程序是:村民委员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要求提出公开的具体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完善后,提交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村民委员会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布。四是要听取和处理群众意见。对村民提出的疑问,村“两委”应及时给予答复。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可以直接向村党支部、村委会询问,也可直接进行调查,公开内容有遗漏或不真实的,应督促村民委员会重新公布。
(四)加强村干部管理,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
mzd同志常讲过,“路线确定以后,干部起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一支高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