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质量管理方法,大力开展质量认证工作,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积极申请质量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认证。建筑企业要坚持施工过程“三控制”,加强从施工计划制订、桩基施工到交付使用每个环节、工序的质量管理,做好分包队伍管理和竣工后保修、用户回访等工作。服务企业要深入开展创优质服务企业、评最佳服务明星等活动,强化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可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制订具有市场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健全计量检测体系,加强对计量器具、设备的管理,采用先进的计量测试方法,确保生产全过程的量化监控。三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步伐。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等方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每年选择一批企业技改项目作为县重点技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项目用地、项目推介、贷款贴息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按照全县工业结构调整规划,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扶持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加强质量监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质量监管。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切实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依法惩处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紧紧围绕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等重点产品,组织集中打假行动,对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要列出名单,实行重点监管,指导督促企业进行整改。建设、房产管理部门要严格建筑工程审批程序,加强对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工商、经贸、卫生、旅游、交通、文化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各类服务行业的监管力度,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群众营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建立质量监督抽查通报制度,对产品质量稳定、守法经营的企业给予通报表彰,对产品质量不合格、违法经营的企业给予通报批评,有关部门要依法予以查处。认真做好质量投诉和质量仲裁检验工作,鼓励、支持用户和消费者依法进行质量投诉和仲裁检验,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开展“质量月”、“质量万里行”、“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群众性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监督管理。加强质量检验、计量测试、咨询服务等中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公证检验、测试、采购验收检验、保险商品风险评估、质量认证咨询以及工程、设备监理工作,为企业提高质量水平、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优质服务和保证。
(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质量×××”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质量×××”活动的总体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职能,科学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质量发展规划。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质量×××”工作的投入,保证“质量×××”工作的宣传、办公等经费及时到位。对于重点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重大质量课题攻关等,财政部门要给予扶持,推动“质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行质量工作责任制,制订和完善质量工作责任考评办法和考核细则,把质量工作责任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并进行层层分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切实加强质量工作责任的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有较大差距的予以通报批评,对因监管不力,致使制假售假问题严重或出现重大质量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精心组织,密切配合,确保“质量×××”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是“质量×××”活动深入扎实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质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质量振兴纲要》、《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标准化法》、《计量法》以及其它有关质量法律、法规、规章,切实增强全民质量法制观念。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