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乡镇企业及非公经济实现总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31%。全年上缴税金3223万元,从业人员达到12085人。新发展私营企业34个,总数达到152个,新发展个体工商户420户,总数达到5961户。非公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活跃城乡市场,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经济总量增添了活力。
6、国企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总结吸取以往国企改制的经验,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企业干部职工心理承受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化解各种矛盾,平稳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去年在做好纸厂、食品公司改制扫尾工作的同时,又成功地对五金公司和林化厂进行了改制,妥善安置职工209名,145名职工的养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64名职工开始领取养老金。基本达到了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各得其所,组建新企业,加快发展的目的。
7、商贸流通日趋繁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三大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壮大,城乡服务业、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消费档次逐渐升级,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亿元,同比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8亿元,同比增长14.6%。
谋划工业,加快工业发展,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总结。
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对工业经济
必须坚定不移地抓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才是落后地区加快工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只有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巩固和提高招商引资成果,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坚持多渠道、多途径、宽领域的招商引资,不仅要靠政策招商,还要靠情感招商,不仅要部门、乡镇招商,还要全民招商。
必须坚定不移的优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快慢,也反映着一个地方思想解放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优化投资环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局部利益和小团体意识强,大局意识差,顾眼前而不思考长远利益,口头上解放思想,行动上思想僵化。
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地通过技术改造与革新,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打造知名品牌,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环保工业发展之路。要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加快发展,又要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的生产生活质量,更好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鲜活力量。要切实制定优惠政策,不断搭建创业新平台,让全县人民的创业愿望竞相迸发,让内引外联工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不断扩大非公经济总量,提高其规模效益。
我们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纵向比虽然进步大,但横向比,差距不小,特别是工业经济总量小,在GDP中的比重小,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高。全市各县区工业发展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加快发展工业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大。二是投资发展环境急需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