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在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会议上的讲话  ○

p; 在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形式的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一是要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对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各级政府及主办部门或单位要采取有效形式,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对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要进行审核并说明理由,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公开事项如有变更、撤销或终止,要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向政府申请公开,不必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事项,各级政府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受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申请,及时对申请进行登记并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公开的答复。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评议制度。要运用民主评议形式,把政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通过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公开时间是否及时,公开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公开的制度是否得到落实等进行评议,接受群众监督,并根据群众评议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三是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考核责任追究制度。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终、届中和届末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政务公开的各项措施要落实到位,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监督保障机制。要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起来,构建多主体、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一是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政协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要采取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群众代表担任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员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政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或视察。二是各级监察、审计等机关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政务公开工作实行专门的监督。三是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电子邮箱等方式,认真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要加强舆论监督,各新闻单位要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宣传和监督,既要宣传好的典型,又要及时报道政务公开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政务公开能否深入,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领导。一要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政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是本地区、本部门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政务公开工作与政府其他工作统筹起来研究部署,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分管领导负全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监督落


实,依靠群众参与和争取社会支持的工作责任制。二要深入调研。各级、各部门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政务公开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要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指导、协调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并搞好五个结合:一是与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相结合。要把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与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二是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相结合。《行政许可法》规定了行政许可依据、实施过程和结果公开等制度,行政许可事项是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对于必须审批的事项,要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办事,保证公平公正公开。三是与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相结合。要以服务公众为中心,使电子政务与政务公开互为依托,互相促进,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快捷方便的服务。四是与推行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相结合。在三个公开中,政务公开是核心,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是基础。政务公开的深入开展,将有力地推动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同时,要切实抓好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为政务公开的深入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研究部署“三公开”工作时,要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部署,使三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五是与源头治理的各项工作相结合。把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财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等四项改革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四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使政务公开渗透到治本抓源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源头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
   推进政务公开,要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栏目导航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