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造。对于城区建设问题,在这里着重强调五点:一是县成立新城区开发指挥部,履行好组织、协调等职责,组织实施重点工程
项目。二是新城区开发要严格按规划进行,确保“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张蓝图干到底”,不再安排任何新的工业项目。三是新城区开发用地,除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单位搬迁用地外,一律实行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增加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搬迁单位的老院土地由县土地储备中心按有关政策处置。四是城区房地产开发要严格按有关政策法规进行。县委、县政府支持有关单位和骨干企业参与房地产等第三产业,但前提是要严格按照房地产开发等有关政策法规运作。五是在城市规划、土地资产运营、城市管理工作中,任何人、任何单位都要按规划、按程序办理。各职能部门要以对此文来源于论文范文网历史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任何人不得违规干预。会后,县建设局、国土资源局、房管局、建工局都要在一个月内拿出具体办法,并严格落实。
(三)大力培植新亮点,着重抓好骨干企业、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一是培育骨干企业。重点培育发展主业突出、成长性好、有较强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核心龙头企业。继续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梯队管理,确保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销售收入过3亿元的企业13家;销售收入过30亿元的企业3家,其中京博销售收入75亿元、渤海45亿元、香驰30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实现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50%以上。二是发展高新技术。突出引进高新技术,强化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企业。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技术开发中心,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争创国家级、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各1家,市级技术开发中心4家;新增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申请国家专利55项,新创山东名牌2个,争创中国名牌1个。三是膨胀民营经济。进一步培育“三大经济隆起带”,尽快实现以短线的贸易流通为主向制造业为主转变,确保年内全县民营业户发展到3.3万户,其中民营企业3250家;民营经济实缴税金7.8亿元,增长40%。加快中小企业加工贸易区一期工程建设,确保3月底交付使用,适时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强镇强村建设,深入实施“突破乔庞”工程,重点培育兴福黑白铁批发加工市场、城东大市场,年内各镇都要培植完善5个专业村、20个民营经济大户。全县要有6个镇进入全市20强,35个村成为全市“百强村”。
(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重抓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好局。在全市年终综合考核中,此文来源于论文范文网、兴福、陈户、纯化4个镇要进入全市前10名;湖滨、店子、曹王、吕艺4个镇进入全市前30名;乔庄、庞家2个镇进入全市前50名。各镇财政收入增幅要不低于40%,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此文来源于论文范文网、兴福要不低于6亿元,湖滨、店子、陈户要不低于5亿元,曹王、吕艺要不低于4亿元,乔庄、庞家要不低于3亿元。一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年内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家,新增省级重点企业2家,争创国家级重点企业1家。稳定粮棉生产,完成投资4000万元的国家级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大力发展以畜牧、林果、蔬菜、水产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创税农业和现代农业。加快膨胀以樱桃谷鸭、肉牛养殖为主的畜牧业,确保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年内樱桃谷鸭出栏1500万只、肉牛12万头。新发展高酸苹果1.6万亩,实施好店子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新开发淡水养殖面积6000亩,无公害对虾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施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完成2000名骨干农户科技培训;推广纯化镇出国打工经验,搞好中介服务,力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次。鼓励和吸引干有所成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一步扩大劳务经济的辐射效应。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按镇村规划搞好建设的同时,加快配套完善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大力实施“四通、四有”工程,即通公路、通客车、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有生态小公园、有文化活动室、有生活小市场、有垃圾清理场。开工建设投资1.8亿元的博新路(工业东路)改建改线工程,力争年内竣工通车;实施博安路改造,完成博小铁路公铁立交桥引线工程,打通部分镇村路。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