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节日演讲稿爱国纪念日演讲稿工作学习演讲稿和谐社会演讲稿青春励志演讲稿训练锻炼演讲稿致辞主持演讲稿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 演讲稿范文大全 >> 工作学习演讲稿 >> 领导演讲稿 >> 正文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经济工作  ○

。然后,针对性地采取干预策略,控制蓝耳病病毒的传播和减少临床症状。现在中国的猪场多为稳定/活跃或不稳定猪场,常见慢性感染及亚临床感染,阴性猪场少见。就我们目前的条件和对蓝耳病知识的了解,当前切合实际的目标是建立稳定/不活跃的猪场,然后再谈净化。可选择的措施如下:
   7.1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控制蓝耳病在理论上虽有争论,但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猪场倾向于应用蓝耳病疫苗,且主要是弱毒疫苗。世界上第一个蓝耳病弱毒苗lngelvac prrs mlv,已在2xxxx国家和地区注册,自1994年首次在美国上市以来,已累计使用4亿多头份。就我国目前生产状况和prrs病毒感染模式,应用弱毒疫苗稳定猪场、提高生产成绩是必要的。免疫能否达到预期目的,选择正确的疫苗和合适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
   7.1.1疫苗的选择
   在中国市场目前有蓝耳病灭活苗(kv)和弱毒苗(mlv)两种。依其毒株来源不同,存在三种,美洲株疫苗、欧洲株疫苗、美洲株与欧洲株疫苗。因弱毒苗产生细胞免疫(cmi),所以控制蓝耳病的效果比灭活苗好。就现有公开文献来看,中国大陆猪场蓝耳病病毒只是美洲株。因此,较适合中国猪场控制蓝耳病的疫苗应是美洲株弱毒苗。目前在国内注册的也只有蓝耳病美洲株vr-2332弱毒疫苗发明者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提供的lngelvac prrs mlv疫苗。该疫苗已于2005年4月经中国农业部批准在总国注册应用。
   该疫苗在有效期内每一头份至少含有104.8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美国农业部-aphis要求104.4tcid50),具有足够抗原量;疫苗株atcc vr-2332对不同美洲株(如sdsu73,vr2385,mn-01-ai184)的攻毒能有效保护,对欧洲株(如lelystad)的攻毒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orf5和orf6与欧洲株分别由5xxxx、7xxxx的氨基酸同源性)。在欧洲、北美洲及亚洲都有文献对该疫苗交叉免疫保护的有效性作了报道。
   该疫苗的安全性已经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证实。免疫动物的体温、增重不受影响;免疫动物与健康未免动物间无疫苗毒水平传播问题;10倍推荐免疫剂量,注射靶动物猪无任何临床证状;该疫苗经70代连续继代,毒力不会返强。这也是在美国和德国被批准作全群普免和仔猪早期免疫的唯一一个蓝耳病疫苗。
   7.1.2、免疫程序的制定
   猪场应根据自己的诊断数据、疾病发生模式、商家推荐的标准方案制定出适合自己猪场的免疫程序。若母猪群不稳定且垂直传播给仔猪,早期隔离断奶及控制生长肥育蓝耳病的干预措施都难以达到目的。因此,全群普免结合仔猪免疫策略是控制蓝耳病的最有效措施。对阳性猪场全群普免的目的是清除同群中未感染猪(naïve)亚群。
   国内猪场不稳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引进后备母猪。若猪场是稳定阳性场,引进未感染后备母猪就如同在即将熄灭的烧炉上加了新木炭,引起蓝耳病在猪场流行。因此,在进入繁育群前要使得后备母猪也呈阳性,但不是急性感染。若后备猪来自阳性场,不能表与病毒血症。因此,引进的后备母猪应在适应舍或隔离驯化舍做好疫苗免疫。
   两次弱疫苗免疫后,可阻止带毒猪排毒。建议在第一次免疫种猪群后,间隔4周再强化免疫一次。
   7.2 后备母猪隔离驯化
   后备母猪在适应舍隔离驯化通常包括三个阶段:1、隔离期,2、驯化期,3、恢复期。每期约30—60天。当然,要根据购买时后备母猪的年龄、母猪来源和即将混入的猪群的prrs病史、隔离场所大小、设备情况而有新变化。
   隔离期第1—2天血清学检测prrs病毒感染状态。若选择疫苗免疫,应在到达后尽快注射。驯化期间从后备母猪进入适应舍30天后开始,驯化的目的是让新进的动物接触该场的prrs毒株。在此期间,田间毒株源如保育舍的猪或淘汰母猪进入适应舍即注射同样疫苗,间隔一月,再进行第二次免疫。
   7.3 部分清群
   部分清群是在猪群流动线上切断prrs病毒传播的种配合策略,是控制断奶后prrs病发生以及从断奶后猪群中清除野毒的有效手段。它需要繁育猪群没有病毒传播,只在某生产阶段存在病毒循环,如保育或生长/肥育猪群。让新生猪群远离猪场现存养保育或生长/肥育猪群,不再有任何接触。对于母猪≥1000的猪场采用此清群技术,需要远离目前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6 演讲稿范文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