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畅通结算渠道,探索新的金融品种。深化信用村镇创建活动,对诚实守信的农牧民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服务,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把握改革的工作重点。产权制度改革是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也是重点。我区农村信用社从1997年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曾于1998年开展了以规范合作制为主要内容的清理、整顿、规范工作。但由于入股额度小,股权过于分散,社员很难真正参与信用社的决策与管理,农村信用社也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谁投资、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国务院要求,这次改革要按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三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搞“一刀切”。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我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实际慎重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旗县联社,进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试点,对其余联社进行统一法人改造。同时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坚持成熟一家改造一家的原则,逐步对条件成熟的统一法人联社进行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改造。必须强调的是,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信用社组织形式的改造,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而内部机制的实质性转变才是评价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质量与成效的关键。这次改革,中央和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配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既是为了帮助农村信用社消化包袱,更重要的是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其转换经营机制,尤其是在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贷款方面下真功夫,在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方面见实效,使农村信用社尽快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创建和理顺新的管理体制。这次改革要求建立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银监会依法监管、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的“三位一体”监督管理体制。自治区政府要严格按照“政企分开”和“依法行政”的原则,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新机制,依法对农村信用社实施宏观管理,各级政府都要帮助农村信用社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改革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必须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组织实施好试点改革的各项任务,确保改革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这次改革在自治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盟市、‘旗县政府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切实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领导小组亲自抓改革办公室具体抓相关部门密劝配合的工作格局。各级政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考虑,精心安排,周密部署,保证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帮助当农村信用社改革起好步,开好头。要认真协助农村信用社打击逃废债、维护金融债权和清收不良贷款,尤其要下决心清理个别地方政府部门及其干部职工个
人拖欠和扩荐担保的农村信用社贷款,率先垂范。
二是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金融监穆、人民银行,财税、宣传、农牧、建设、国土、审计、公安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各负其责,加强沟通构和协调,共同配合各级深轧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分公室做好工作。
三是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地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方针政策,让广大众牧农农村信用社职工和社会各界理解、关
注、支持、参与改革,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特别是要对农牧民群众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他们参资入股的积极性
四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式点工作必须坚持确保稳定为主、风险防范为主、减轻地方财政运期负担为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农村信用社各项管理工作约连续性和支农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要密切注视改革期间可能出观的各类风险,制定应对处置预案,充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做到万无一失。要严肃纪律,防止借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花钱、突击提干、突击放贷。一定要保证农村信用社班子稳定、队伍稳定、思想稳定和业务发展稳定,不能因为改革而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和对“三农”的服务,
同志们,琛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现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