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调控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严格规范企业减员、建立失业预警制度等措施,减轻失业压力。第五,制定以既能有效地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又能积极促进再就业为取向的社会保障政策,出发点主要是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下岗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保障。各级各部门都要从这五个方面认真研究政策,制定措施,促进再就业。
二、认真抓紧抓好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会议结束后,关键是如何贯彻好会议精神,真正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下面我谈六点贯彻意见。
(一)要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战略措施,摆上重要位置。我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各县(市、区)回去后要立即组织传达学习,召开县(市、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在几套班子成员中先统一思想,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抓紧召开县(市、区)再就业工作会议,贯彻中央、省、市会议精神。市劳动保障、计划、经贸、财政、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特别是领会和掌握好中央、省有关扶持政策。
(二)要牢固树立在发展中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的思想。
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发展,搞活经济。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如果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和相应的经济规模,就不可能为更多的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就业空间。如果没有充分的就业空间,不仅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还将直接影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最终发展经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是缓解就业矛盾、减轻就业压力的根本出路。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首先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增加经济总量,扩大就业规模。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统筹考虑,把扩大就业与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把积极的就业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还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结构调整中增加就业。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增加就业,关键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相关产业和企业朝着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方向健康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教育培训、餐饮商贸、旅游等劳动力需求潜力大、就业容量多的行业,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二是要用实际措施力促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要不断提升我市机械制造业技术含量、增强竞争力的同时,积极争取更多的境外、区外制造业向我市转移,扩大劳动力就业规模;三是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切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消化的能力,并积极稳妥地推进有就业效应的农村城镇化进程。
(三)要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的关系。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这的确导致了一部分职工下岗。但是,我们不能片面理解,更不能因此而放缓国企改革的脚步,甚至停步不前。要认真领会jzm总书记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关于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的关系,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的讲话精神。要把深化企业改革,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与扩大就业相结合,全面理解和正确贯彻“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统筹考虑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要看到,我市目前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碰到的困难,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看到深化国企改革,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从根本上有利于就业和再就业。倘若企业不建立竞争淘汰机制,“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结果可能是企业在竞争中垮掉,谁都没有饭吃。因此,促进就业必须坚持改革的方向,结构调整不能中断,改革不能退,城市化进程不能停,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在深化改革中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
(四)要重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一是要重点做好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四种下岗失业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当前需就业的人群很多,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都需要妥善解决。为什么要明确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四种下岗失业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