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因此,在财政国库制度改革中,理顺国库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3.确立国库机构、人员、经费的相对独立机制成为必然选择
在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应进一步明确由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国库机构单设、人员编制和经费单列、业务垂直领导、会计核算独立的新的国库管理体制。基层国库与当地人民银行不再具有隶属关系,而是直接接受上级国库的领导。
4.tbs2.0为县支库职能转型创造了良机
随着tbs2.0在运行中的逐步完善,国库部门将拥有自己的联行系统,业务将实现网络化实时处理,电子化、网络化程度进入到更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把国库人员从繁琐的核算业务中解脱出来。不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业务检查监督,而且更新了管理目标和管理理念,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法和习惯,促使国库职能由传统的重核算、轻管理向核算与管理并重转变。一是有利于核算管理,重点加强对缴款书、拨款凭证的要素审核,定期与财政、征收机关、乡镇金库对账,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二是有利于现场监督,重点监督延压税款、过渡账户、退库等事项;三是有利于内部管理,重点防范员工素质风险,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和事后监督制度,防止内部案件的发生。
四、积极应对国库电子化、网络化的挑战
1.强化内控制度建设
tbs2.0的应用给国库会计核算带来了结构性变化。由于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在横向联网之后,对影响系统稳定运行的不安全因素更难预料和防范,比如感染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恶意侵入、系统软件设计漏洞、工作人员的舞弊行为和过失行为等,这些都给国库内部控制和管理带来新的研究课题。为防范国库资金风险,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严密的适合国库电子化建设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国库电子化风险防范与控制。
(1)建立运行系统管理制度。对投入运行的国库电算化系统的设备、软件和国库电子数据进行管理,运行程序应指定专人保管,严禁随意复制,定期对机内账务数据进行检查、杀毒处理。
(2)严格密码管理制度。操作密码属于重要机密,每个操作员都必须保密,必须定期不定期进行更换,防止无关人员上机操作或盗用他人密码操作。
(3)妥善保管上机运行日志。按时打印自动跟踪日志,妥善保管,认真审核,一旦发现问题可根据日志时间、操作员作业情况等详细记录及时查清问题发生的原因。
2.开发高效的国库统计分析系统
国库资金运动涉及财政、金融两大宏观调控体系,因而国库统计分析对于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层国库的统计分析工作刚刚启用独立的专用分析程
序,部分数据从2.0系统中导入,但对于乡镇金库的支出数据仍停留在陈旧的手工录入状态,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分析质量。建议在2.0业务核算系统上开发国库统计分析程序,实现统计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统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3.充实国库队伍,提高整体素质水平
国库电子化的不断发展对国库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国库人员不但道德品质要好,能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而且
要业务熟、技术精,不仅掌握国库专业知识,而且了解相关财税知识。因此,要立足县支库实际,积极做好人员培训,改变目前国库人员知识陈旧、年龄老化、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的情况。针对计算机这一高技术工具掌握利用程度较低的现状,可以采取鼓励自学、培训考核为主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国库理论等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培训,并严格考核,以提高业务人员的计算机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业务队伍,塑造既精通国库业务、善于管理,又懂计算机知识、擅长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网络化和国库业务发展的需要,促进国库电子化发展进程。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