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按照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进度,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聚集产业、企业、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小高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兴起全民招商的热潮 要加快发展步伐,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全县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高度,加大为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的力度,认真落实好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对引进项目实行全程服务,做到多支持、少干预,绝不能门槛低而巷子深、陷井多,保证县外资金“低门槛进入、低成本发展、高效益回报”。要破除传统思想障碍和思维定势,不要怕外商赚钱,眼红外商赚钱。只要对我们的长远利益有利,对增加我们的就业有利,对带动我们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利,我们就要坚决地引进来,并帮助他加快发展。要抓好招商引资责任制的落实。招商促进局要尽快成立并运转起来。要加强对各乡镇、各部门招商引资情况的考核,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要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两广经济合作、柳州市工业布局调整的良好机遇和我们与国家台办、自治区台办建立的良好关系,主动出击,积极到外地参加各种项目推介会和招商会,组织好我县对台招商项目推介会和汽车配件业研讨会。 (四)认真落实政策,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必须进一步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研究中央、自治区有关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贯彻落实好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的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好财政、税收、用地、信贷、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都要对民营资本开放,凡是我国政府承诺对外商逐步开放的领域,都要引导民营资本加快进入。要让民营经济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在经济上有实惠,在权益上有保障,为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加强小城镇建设,构筑二、三产业集聚平台 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集聚二、三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要以县城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和穿山镇列为自治区小康示范镇为契机,加强县城旧城改造力度,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能力。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和各项配套制度改革,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增强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开拓以县域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六)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要坚持城乡“一盘棋”思想,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一同实施,逐步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整体开发;要深化和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增加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 (七)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加快发展各项措施的落实 要推动我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县的综合实力,必须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扑下身子,不折不扣地带头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窗口服务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并加强廉政教育,在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学习、贯彻和实施行政许可法,抓紧做好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和实施主体的清理工作,实行行政审批公示制、承诺制、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防止“三乱”现象发生。行政审批办证大厅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对一些部门之间理不清的办事程序,要统一做出规定,不能扯皮拖延。对中央、自治区的一些政策,要认真研究,辩证理解,用足、用活,不能死搬硬套。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政治路线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