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家庭经营方式的变革,扭转传统经营抗风险能力低、融资困难、技术获取成本高等被动局面,有利于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加快无公害食用菌示范基地市建设步伐,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第二个问题:如何发挥好食用菌协会作用 食用菌协会成立后,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作用发挥如何利害攸关。要突出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协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食用菌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活跃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对繁荣农村、搞活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将我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特色农业的基础作用,在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上求精、求特。协会与经纪人上接市场、下联农户,在生产、销售间架起了的桥梁和纽带,其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完善农业产业链,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组织、引导农业生产与市场实现有效对接上,能够充分发挥载体和通道功能。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食用菌协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摆上位置,投放力量,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展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进一步健全协会组织网络体系。目前,我市食用菌协会网络已基本形成,但覆盖面、组织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均亟待完善。下步工作总的要求是,健全网络体系,抓好规范运作,强化服务功能,在增强自身实力过程中,实现助农增收。具体工作中,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基础,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协会组织网络,上级协会应广泛吸收下级协会或专业协会成为自己的会员;要以农民和经纪人为主体,在必要的政府引导下,使农民和经纪人真正做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要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各级协会都能有章程、有组织地独立运作;要突出能人领办,以一个能人带动一批能人,以一批能人搞活一方经济。对已建的各类专业协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规范,坚决杜绝“牌子挂在门外,名单贴在墙上”的形式主义。协会不论规模大小、入会人数多少,都必须定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按照规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理事会,并通过《章程》,成为真实、合法的协会;都必须依据各自章程,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其具体动作都必须体现联合合作、民主管理和服务“三农”的要求。尚未组建协会的,要抓紧制定规划,落实责任,尽快组建并发挥作用。 三要进一步强化协会服务功能。针对当前我市食用菌协会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尽完善的实际,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扶持开展经营服务,不断增强发展实力。目前看,以收取会员费解决协会经费不足问题只能是一种辅助措施,今后可以通过为会员签订定单,从客商处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可以与供销社联合,利用闲置资产开展资本运营,所得收益按协议分享;也可做农资生产厂商的经销商、代理商,实现合理创收,以多种灵活方式推进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更为关键的,则是充分发挥功能,努力“在服务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各级食用菌协会必须突出服务主旨,及时向农民传递准确、适用的市场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帮助农户应用技术、销售产品,实现生产与科技、市场的有效对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客商开展产销衔接,提高农户的谈判地位,自觉维护农民利益,真正地便农、利农。 四要进一步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典型,树立一批过得硬、叫得响、学得了、做得到的先进典型,并利用多种渠道大张旗鼓地加以宣扬。 ## 村的 ## 就是我们树起的成功典型。几年来,他担任村食用菌协会会长,无私、无偿地服务菌农,今年带动全村发展黑木耳超 1000 万袋,功劳卓著。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该同志已被上报为“ 2003 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下一步,我们要通过召开形势分析会、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座谈讨论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典型,推广成型经验,形成联带效应,努力发展壮大“能人经济”。 五要进一步加强对食用菌协会的领导。成立食用菌协会是市委、市政府适应黑木耳产业发展新形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各镇、各部门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对各级协会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必要支持,创造一切可能条件,确保和促进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牵头部门要真抓实管,切实负起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责。各涉农部门也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努力把食用菌协会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各位代表、同志们,食用菌协会的成立,开辟了我市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新的里程。我相信,有国家食用菌协会、省食用菌协会的悉心指导,有市供销社、市协会的正确领导, ## 食用菌协会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壮食用菌产业、建设农村富裕小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委书记在市食用菌协会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