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管理创新等方面有新的进展。龙头带动,在培植规模企业上有新的突破。下阶段,我镇工业经济的重心要放在培植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规模企业,打响企业品牌上来,努力实现向规模型、科技型和品牌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精特色产业,按照“专、精、特、优”的发展路子,加快做大我镇的微型轴承、塑壳火机、家用电器等传统特色产业,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树立战略眼光,舍得大投入,创建自主品牌。加快培植新颖无织布、铜铝管、低压电器、服装、电子插座等一批优势产品,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2005年度力争上亿元企业超过6家。外向拉动,在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上有新的突破。坚持“出口队伍、出口市场、出口产品、出口方式”四个多元化的方向,优化外贸出口结构,着力扩大外贸出口总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在积极抓好工业区为主的载体招商、企业为主的产业招商、政府推动为主的环境招商的同时,针对当前土地资源紧缺的实际,积极探索外资嫁接、外资入股、外资并购等“零土地招商”新模式,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开展“以民引资”、“以外引外”,加快对外引资步伐,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加快与国际接轨。要积极鼓励企业经营者到境外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开阔视野,掌握信息,寻找合作伙伴;要注重外资质量,不断提高外资到位率;要鼓励企业兴办境外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科技推动,在依靠创新促进我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有新的突破。鼓励企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注重行业、产品质量档次、科技含量,技术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全镇新培育市级以上科技项目超5项。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新成果,强化基础管理,引进先进管理,探索特色管理,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班子建设,加速企业人才培养,选拔培养一支善于经营、精于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知识新、攻关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厂长经理们加快发展的信心。要重视ISO质量认证,SA8000标准认证等工作,以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通行能力。政企互动,在政府调控手段和服务保障上有新的突破。要继续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全面树立起诚心诚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再造工业发展的新氛围。要加快工业区块建设,加快启动镇工业区标准厂房建设,要求市里能给予我镇更多的标准厂房建设用地指标。要动员企业挖掘生产潜力,增高企业楼层,向空中要土地,向企业围墙内非生产性用地要发展空间。同时继续加大对工业区块建设的投入,完成工业大道亮化工程和绿化工程,建设工业区内北二环线,火机园区向西拓展,努力使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更趋完善。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审批环节,完善管理服务职能,设置工业区警务区,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要坚持预防为主,继续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强化队伍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完善设施,减少隐患;要突出抓好职工上岗安全生产培训这项工作;完善“三级管理、四级台帐”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是做好商贸活镇文章。一要安装商贸流通“壮大器”。要采取优惠政策,大力促进饮食业的发展,动员民间资本兴建有一定规模的宾馆、酒店和文化娱乐设施;要利用黄金地段改造的有利时机,努力发展以为民、便民、利民、有偿为原则的服务业;在大通道拆迁安置新区中发展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中介信息等便民服务业,对外口集中地兴建外口公寓;要兴建停车场,培植货配中心,提高运输服务水平。二要安装旅游发展“助力器”。要逐步完善宇起古建筑历史文化区,挖掘并保留好宇起大街以南建筑的古老风格;要继续实施东安片休闲旅游区的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要大力开发生态观光农业,努力使旅游业成为三产的亮点。三要安装三产发展的“动力源”。要利用慈客隆、三江等大型超市在我镇形成的商气,加速形成宇起大街、横街、镇中路“H型”商贸中心。 今年,我镇下阶段的经济发展和南岸连接线拆迁安置工作任务都相当繁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宇起镇经济分析会汇报材料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