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定》附件和议定书谈判工作,认真执行《贸易投资便利化战略行动框架》,促进次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互动,为商品的流通和人员的交往创造良好的环境,推进双方贸易与投资合作在未来几年内取得较大的发展。在此我宣布,中国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单方面向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三国扩大特惠关税产品范围,以提高区域贸易合作水平。
(三)深化农业发展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低,农业发展水平不高,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应大力拓展在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尽早签署次区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适时召开次区域农业部长会议,共同探讨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
(四)重视保护资源与环境。大湄公河次区域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各成员国都应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应当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信息交流与执法合作,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计划。
(五)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根本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我们应在金边计划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探讨形式多样的人力资源培训,提高次区域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创业技能。
(六)积极推进卫生合作。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各成员面临的共同任务。我们应加强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合作,建立传染病监测网络,开展疫情通报和联防联控,提高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为此,中国倡议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卫生论坛,以促进和协调卫生合作。
(七)探索多元化筹集发展资金。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中方将继续为次区域合作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我们欢迎亚洲开发银行予以长期支持。希望各发展伙伴立足长远,为次区域合作的发展提供更多援助。我们鼓励、支持企业界参与合作开发。
女士们,先生们,
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都是中国的近邻,各国人民同饮一江水,友谊源远流长。中国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与周边国家建立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早在半个世纪前,我们就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应当一律平等。进入新世纪,我们又制定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致力于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伙伴关系,真正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这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和坚定不移的长期方针。我们决心与各国一起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传统友谊,不断扩大平等互利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区域环境,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经过26年的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增大,但中国人口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仍排在100位以后,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大,在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几代、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外合作,特别是同邻居的合作。中国不仅追求自己的繁荣发展,也谋求各国的共同繁荣。我坚信,中国的发展,不仅会造福于十几亿中国人民,也会给其他国家特别是我们的邻居带来发展机遇,并且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携起手来,深化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让我们的友谊与互利合作像澜沧江—湄公河的滔滔江水,奔腾不息,一往无前。
我也要借此机会,对大湄公河流域和世界上一切理解、支持和帮助中国发展的国家、人民、国际组织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在昆明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温家宝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