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举措中统筹加快发展
抓好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总体来讲,就是要按照“解放、拓展、统筹、为民”的八字要求,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一是解放。要解放思想观念,打破传统行政地域观,站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更高角度,增强“沿海”意识,主动融入全省大局,谋求更大更快发展;要解放体制束缚,坚决革除一切阻碍发展的体制性弊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加快发展。二是拓展。要拓展产业规模,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挥产业的规模效益;要拓展经济领域,适应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基本完成的新形势,努力向非公经济领域拓展延伸,提高民营经济的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和份额;要拓展市场半径,发挥**与沿海发达地区相互进出更为快捷的优势,把产业发展与沿海发达地区市场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全面拓展市场半径。三是统筹。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遵循规律,防止盲目大干快上,在抓增长、促发展的同时,统筹兼顾其它各个方面,推动城与乡、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持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四是为民。要进一步增强为民意识,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观念,突出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具体来说,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工作重点:
1、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以某种专业产品为主导,以某个区域为聚集地,一定数量的企业按照产业链和现代化组织生产的要求,在专业化分工、协作、配套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有效的经济群体。产业集群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显现其特有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区域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骨干力量,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分工和经济协作,把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作为加快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载体。立足**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要重点规划、培育旅游、食品、竹木、化工、矿冶等具有县域特色的五大产业集群。一是旅游产业集群。要把创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县”活动作为今年旅游工作的头等大事,围绕相关指标体系,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工作,铁心争创、确保成功。要加快**同登九豸标志建设,进一步完善**正山形象和夜景工程等附属设施,“美化、绿化、彩化、香化”**,同时加大**古村落的“创A”工作力度,加快两大人文景区的精品化进程;发挥交通条件改善的契机,加大旅游推介力度,努力举办好2004年全国少儿游泳锦标赛等各种活动,通过以体育、文化、环保、经贸和网络促旅游,抢占广东、闽南、上海等客源市场,特别要争取做到航线所及之处就是客源拓展之地,不断开发旅游市场;进一步深化旅游经营体制和投入机制改革,抓紧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合作经营**项目,促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着重发展和壮大旅游经济,抓住**荣获“福建客家美食名城”称号的契机,进一步加强美食行业规范管理,提升客家美食档次;鼓励相关酒店和家庭旅馆参与评星或升级工作,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积极开辟空中旅游新航线,加快**公路等旅游路网建设,有效解决“行”的困难;在现有新泉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基础上,争取早日把县城的旅游商品购物街投入使用,并按“齐、特、优”的要求,采取就地生产和向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旅游商品结构,努力把**建设成**“旅游购物天堂”;引进外商投资高尔夫球场、温泉疗养中心等休闲娱乐设施,进一步提高休闲娱乐档次。二是食品产业集群。扩大地瓜、白鸭、黄兔、高优蔬菜等产业种养规模,力争主要优势产业规模数量上有新的突破;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科研攻关,完善食品卫生安全体系,打好“绿色牌”,努力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绿色壁垒”;加大农业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种养、工厂化加工,切实改造和发展**传统农业,逐步壮大以地瓜、黄兔、白鸭和高优蔬菜为主的食品工业产业集群。三是竹木产业集群。大力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和丰产竹林,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竹木资源,鼓励林业企业自行培育原料基地,为壮大竹木产业集群提供基本的原材料保证;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改革,打破制约竹木产业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激活林业产业发展;在重点培育百冠、全盛德、三德木业、铭凯木业等加工龙头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引进一批林产加工企业,逐步做强做大林业产业集群。四是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化工产业在品牌、技术等方面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培育以百花公司、百新科技、连润化工、伟恒昌化工、长凯塑业等企业为龙头,以油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