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全国文明城市。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
“四个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个载体,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创建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群众需求,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群众通过创建活动享受到更多的物质文化成果。各项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真正融入群众,融入现实生活,使创建的过程成为群众追求文明的过程,成为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成为展现东营人风貌的过程。二是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文明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要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集中力量加快经济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三是坚持城乡联动。创建文明城市,是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的重大举措,不仅包括城区,也包括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城乡联动,协调推进,共同进步,实现全市文明、全面文明。四是坚持油地军校共建共享。创建文明城市,符合油地军校广大干部群众的根本利益。油地军校要同心协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加快经济结合和社会融合,推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共建美好家园,共享文明成果。
“五个重点”:
(一)以加快经济发展为重点,增强文明城市的物质基础。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城市文明的基础。没有发达的经济,就没有现代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把发展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以发展促创建以创建促发展。要按照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定位,抓住国家发改委帮助编制高效生态经济规划和省政府制定黄河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基地规划的机遇,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要加大投入优化增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本资料权属公务员考试001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公务员考试001,着力改革招商方式,改善投资环境,改进考核办法,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特别要着力引进大项目、外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迅速膨胀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各类企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投入,加快发展。金融部门要强化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深化改革搞活存量,在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各类企业勇于和国内外大企业进行资本联合,扩大规模,提高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大力支持和推动油田存续企业的改革发展,使之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
调整优化
结构提高运行质量,突出抓好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大力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培植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点产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旅游等第三产业。尤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找准切入点。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群众,都要集中精力抓经济、促发展努力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创新发展。
(二)以提高市民素质为重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只有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提高市民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面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市民素质,重在思想教育。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坚持分类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重点搞好“为民、务实、清廉”的教育;对窗口服务单位职工,重点搞好“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教育;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重点搞好“守法诚信”教育;对普通市民,重点搞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对青少年,要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从小抓起培养“四有”新人。东营人民在创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独具特质的东营精神,这就是:和谐、诚信、创新、卓越。“和谐”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更是我们东营发展的本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