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域和四大基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组织实施好五大环境工程。严格环境执法,加快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城市创模、渭河污染治理、铜川大气环境整治、秦岭生态保护、汉、丹江流域治理和产业发展、能力提升、行风建设上的新突破。
2004年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工业企业的主要污染物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城市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继续改善,辐射环境管理得到加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遏制,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环境保护国策地位进一步巩固,环保部门“三统一”职能得到切实加强,行风建设有新的进展,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环境与经济社会综合决策机制;渭河主要水体控断面满足三类标准的比例比上年提高10%,大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增加10%,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内二氧化硫3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别比2003年下降5.1%、4.9%、1.4%;重点工程投资保持稳步增长。
三、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我省的环保工作主要有以下9方面的任务:
1、以“城市双创”为重点,推动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强化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削减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量;优化生活和工业燃料结构,有效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加快城市园林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西部最佳人居、创业环境。年内宝鸡市、杨凌示范区创模工作要通过国家验收,西安市、咸阳市创模工作要有明显进展。
2、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和建设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把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和建设项目作为整治行动的重点。抓一批违法典型,遏制污染反弹,对2000年以来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产业政策,对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项目,已经投产的要立即停产,在建的马上停建,确保“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 合格率达到100%,有效控制新的污染产生;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3、加强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的污染防治,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切的环境问题。全面启动渭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西咸同治沣皂河污染,
启动沣皂河污染治理。以铜川水泥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为重点,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以府谷地区为重点的重污染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采取先进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加强辐射环境管理。
4、以秦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积极争取国务院批准设立陕西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加强农村环保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开展土壤污染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环境安全。疏堵结合,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玉米秸秆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5、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做好省人大对环保法规检查的配合工作。
6、完善市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加强能力建设。
7、倡导科学的发展观,搞好环境宣传教育。要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宣传活动。以宣传新的环境理念和建立公众参与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文明示范工程行动计划和环境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建设,使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企业和绿色学校覆盖全省。
8、突出科技创新和地方环境标准建设,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环保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完成韩城龙门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规划,争取列入国家示范。
9、加强廉政监督,促进行风建设。严格执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加强教育,构筑好环保队伍的廉政思想道德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