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变成应付检查的“形象工程”,考核检查时突击抓一下“旧貌换新颜”,检查团一走还是“脏、乱、差”。这种“只求表面,不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不但群众意见很大,而且还会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创卫工作又有它的特殊性,即使国家检查组检查通过了,但是在公示期内如果有群众举报并被查实,也会被否决。而且,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不是终身制,即便我们今年取得了这个称号,如果长效管理跟不上、不到位,城市卫生由净变脏、环境由好变坏,三年后国家复查验收没有通过,照样会被取消资格。因此,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既重视当前的“短”,更着眼于今后的“长”。在城市创建方面,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联创联建、综合执法、市民自治、门前“三包”、“环境卫生日”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长效管理机制。今后,还要继续探索城市卫生管理方面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城市卫生由突击行动向长效管理转化,由专项治理向日常管理转化。建立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行严管重罚。国内外很多环境整洁优美的城市,比如新加坡、江苏的张家港,等等,在城市管理上都有严管重罚的措施。现在,香港正在力求打造成亚洲最清洁的城市,他们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使用重典,严管重罚,对涉及环境卫生的行政处罚数额高、力度大、威慑力强,竭力形成一种“绝不容忍”的文化氛围,谁触犯这方面的规章制度,不仅会遭到公众的谴责,而且有物质上的损失。所以我们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上,也要走严管重罚这条路,严管重罚的措施一定要尽快出台,尽快实行。我相信实行后,不高兴的只是少部分受罚者,大部分老百姓肯定是欢迎、支持和拥护的。
三、完善机制,在进一步强化落实上下功夫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必须不断完善机制,强化落实。
1、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发挥领导的带动力。当前,中心城区创卫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中心工作。袁州区政府、中心城区管委会、各街道、各社区居委会、37个主要责任单位以及市创卫办的9个外设工作组都要切实加强领导,真正把创卫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集中精力抓创卫,高标准严要求地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共同抓。特别是作为领导,眼睛要锐利一点,心思要细腻一点,手脚要硬朗一点。要对照创卫标准和目标任务,认真梳理、排查存在的问题,分级管理,责任到人,逐项逐条抓落实,一项一件抓到位。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根据各自职责,相互协作,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保证人、财、物到位,实现市、区、街联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袁州区政府和各责任部门作为创卫工作的主要力量,必须进一步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主力作用,主动承担起创卫的重任。
2、健全督促检查机制,突出督查的促动力。要做到创卫工作不留死角,迎检准备万无一失,必须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在这方面创卫领导小组的总督查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经常深入一线、深入社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创卫工作的推进做了大量工作。各级创卫办督查组也要经常深入街道、居委会,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检查督导,不仅要查问题,还要查单位领导是否真正重视、工作人员是否完全到位、各项工作是否按时完成。同时,要尽快组建专业督查队伍,重点督查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限期予以解决。对履职不力、推诿扯皮、进展缓慢,甚至影响创卫工作大局的,要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并按规定严肃处理,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形式上,要真正做到“工作不达标绝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绝不放过,责任不追究绝不放过”。我想,今后在创卫工作中,集中开会要少,现场办公要多,督促检查要深,要通过督查抓落实,通过督查出效果。
3、发挥市民自治作用,强化市民的推动力。广大人民群众是创卫的直接受益者,也
是创卫工作的真正主体。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抓好创卫工作的根本。要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宣传教育入手,把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发动起来,形成声势浩大的创卫局面。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创卫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大创卫宣传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社区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利用宣传窗、黑板报等各种宣传阵地,搞一些贴近群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