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这是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近几年,我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比较快,全省有各类畜禽加工龙头企业近4xxxx,畜禽加工产值70亿元以上。但从总体看,规模还不够大,档次还不够高,带动能力还不够强。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必须突出抓好加工龙头企业建设。要推进精深加工。重点抓好生猪、牛羊、乳制品、禽产品、皮革、饲料等加工业的发展,加大技改力度,更新加工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实现畜禽产品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提高畜禽产品加工档次和附加值。要壮大企业规模。立足现有基础,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省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把企业做大。要完善经营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要引导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双赢机制,确保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提高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水平。加快我省畜牧业产业化,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加快改造传统畜牧业,转变增长方式。要突出抓好优质种苗工程。继续加快畜禽品种改良,特别是要大力引进优良新品种,推广生猪三元杂交、胚胎移植等新技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产品率。继续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在畜禽优势产区扶持建立一批骨干种畜禽基地,高标准建设好省级畜禽原良种基地,提高良种畜禽的繁育速度。要突出抓好规范化养殖。改进饲养方式,发展规模养殖。规范养殖操作规程,尽快制定和完善畜禽投入品、产品卫生安全、产地环境、饲养技术等标准,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严格控制产品的污染、病害、药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要突出抓好标准化养殖。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严格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措施,规范生态环境控制,建设现代化的畜禽养殖基地。
发展完善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联系农户与龙头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近几年一些地方生猪产业的壮大,主要得益于养猪协会的迅速发展。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切入点来抓。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品,积极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优势产业得到壮大,农村经济得到繁荣,农民收入得到增加。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农民为主体创办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自己参与协会的决策与管理,突出为会员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会员增收,充分调动协会成员的积极性。要引导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对接,积极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使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使龙头企业依靠品牌、信息优势和销售渠道,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提供服务。要积极支持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专业户领办或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解决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的问题。要规范组织章程,强化行业自
律,健全内部管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
切实加强对畜牧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
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增强加快发展畜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把畜牧业产业化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要深入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问题。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养殖农户和加工企业,尽心尽力排忧解难。要建立严格的畜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
要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农结构,增加财政对畜牧业的投入,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良种繁育、科技推广、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统筹安排”的原则,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专项资金,要支持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户小额信贷和联保信贷业务,增加畜牧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进一步抓好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农民和养殖企业租赁、承包农村土地建设畜禽栏舍,在用地政策上给予支持,继续执行好出口退税、税收优惠等政策。要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扎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完善应急预案,防止疫情的暴发和流行。加强畜禽养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畜禽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优化发展环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围绕加快畜牧业产业化,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环境。要切实转变职能,多办实事,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执法监督,禁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依法维护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利益。要畅通农产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