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三农”工作新机制。联系廊坊发展实践,我认为主要应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建立农村多元投入机制上实现突破。投入问题直接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后劲。我们在确保财政支农资金足额到位的前提下,实施并不断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发放办法,保证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信用观念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都有使用小额贷款的权利。几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6亿元,吸引社会投入资金30亿元,大大增强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二是在农村财富积累机制上实现突破。针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不到位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对现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实行市场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筹集修缮和改造资金,激活资产存量,实行良性循环的运作机制,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上实现突破。我们在已经建立起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正在积极运作,准备以建立农村大社保体系为目标,在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医疗援助和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制度。四是农村教育培训机制上实现突破。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加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点。我们在加大推进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教育的同时,以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知识和业务技能为核心,建立了“政府主导、多方筹资”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教育培训机制。
解决“三农”问题应该把工作努力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做好“三农”工作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建好农村党支部,关键是选好带头人,只有带头人选好了,才能带出一个好党支部,才能保证农村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此同时,还应注重理顺利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好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水平。二是着力解决具体问题。善于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从具体问题着手,抓实抓细,一个难点一个难点去解决,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去突破。比如在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问题上,我们针对廊坊距离京津等大城市较近,人缘关系多,信息反馈快的特点,抓住具体的关键点,在摸清底数、组织引导上做出较大的努力,在全市范围内,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总量、性别比例、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建立动态档案;收集周边各大城市用工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加强培训,统一组织务工人员外出务工,有效地保证外出务工的持续性、有序性,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三是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教育每一个党政干部都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每一件事都想到农民群众的利益,力戒浮夸,不务虚功,把精力放在抓“三农”工作的落实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工作第一线,倾听群众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党的干部良好的作风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