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水利用系数只有0.4—0.6,部分渠道仅为0.3,实际灌溉面积仅为设计灌溉面积的6xxxx。二是工程投入严重匮乏,投入渠道越来越窄。长期以来,农村水利建设资金主要由各级财政投入和群众筹资投劳。而近几年来,国家对我市水利投入逐年下降,2002年为4.65亿元,2003年减少到2.8亿元,2004年只有1.07亿元了。从2005年起,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将完全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这对我市的水利建设,尤其是江河湖库的治理构成了较大的压力。三是基层水管单位生存困难,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由于水费长期收缴困难,到位率低,大部分基层水管单位专业人员纷纷自谋生路,造成工程技术人才大量流失,人员素质逐步下降。目前,全市基层水管单位人员803xxxx,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4.xxxx,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仅占2xxxx。 五、主产粮区财政负担重问题。**是粮食主产区,根据《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地方财政必须在上级财政的补贴下,配套设立粮食风险基金。这样粮食生产越多,配套越多,给粮食主产区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一方面,配套资金总额较大,地方财政无力支付。1997—2004年,市财政预算共安排粮改配套资金4.5亿元,平均每年在560xxxx元以上,最多的2003年为705xxxx元;粮改配套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每年在3.7xxxx以上,最高的达到4.9xxxx。另一方面,国有粮食企业包袱沉重,地方财政无力化解。到去年底止,全市粮食企业亏损挂帐累计达到45.3亿元,其中政策性挂帐34亿元,经营性挂帐11.3亿元。目前还有180xxxx名企业职工没有置换身份,按有关政策需安置资金500xxxx万元。沉重的财政负担,使得地方政府缺乏促进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中央鼓励粮食生产政策的落实。 边调查,边思考,我感到化解农村经济中的这些突出问题,必须更多地运用市场的办法、经济的办法。从完善、配套政策上出实招。为此,有必要实行“五个一”的政策,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具体经济政策上得到更好的落实。 1、减少一块税收。主要是减少针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的各项税收,用宽松的税赋环境,促使更多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更多的农产品流通专业协会成长、发展、壮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2、放开一块政策。主要是放开土地流转政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3、挂上一块欠帐。对农村基金会欠款问题,由国家安排农村信用社挂一部分帐,继续安排一部分再贷款资金,同时,延长已下拨的第一、二期再贷款的偿还期,豁免利息,彻底解决遗留问题。 4、增加一个税种。像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用于城市建设一样,增设农村基本建设主要是农田水利建设税种,筹集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作为一项基本收入,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公益性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和基本建设。 5、分摊一块基金。粮食风险基金主要由主产粮区来承担,是不合理的,应该主要由粮食消费地区承担。这就需要国家实行统筹,搞好转移支付,切实减轻粮食主产区的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积极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