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十一五”期间,努力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农业不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四、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建设农村新面貌
在X村,我镇全面实施“道街硬化、路灯亮化、环境洁化、民居美化、村庄绿化”为主的“五化工程”,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2xxxx元,拆除临街房、危房11间;填埋了村中所有污水坑;硬化、修补了村内所有道路,并拓宽道路45xxxx;种植广玉兰、塔松、竖柏等风景树130xxxx株、小叶女贞绿化带100xxxx;对临街房屋涂白1600xxxx米;投资xxxx元对村部进行了整修、上档升级。同时,建立了村内环卫队伍,投资xxxx元购买了垃圾清运车、保洁车,配备了四名兼职保洁员。如今,一进X,一幅优美的现代农家风光便展现在我们面前:绿瓦红墙,排排农舍规划整齐;三纵两横,水泥道路平坦笔直;机声隆隆,工业园区一派繁忙。
X村,一方面协调资金1xxxx元,硬化了街道,并在街道两侧植上了大叶女贞、刺柏、龙爪槐等风景树,安装了路灯,为群众提供优美的生产、生活场所;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村上垃圾集中清理,拆除私搭乱建设施20处。同时,购买了垃圾清运车、洒水车,成立了保洁队伍,对主干道垃圾实行每日清扫,定时清运。
五、针对实际、开展培训,造就新农民
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近期以来,我镇把培育新农民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一是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切实抓紧抓好了“普九”工作,把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结合起来,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新建、扩建和改建农村校舍。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水平。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二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推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走向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成为自我创业、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三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素质修养。扎实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水平,加强镇村文化设施和文体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X村,投资近3xxxx元,整修了校园,建造了标准化欧式校舍一座。为了净化村上社会风气,倡导良好道德,提倡新事新办,反对浪费现象,他们倡导建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析会”、“禁止黄、赌、毒协会”,使群众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相继涌现出了“十佳好媳妇”、“十佳农户”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X村,举办了两期“巾帼科技星火工程”培训班,受教育群众达20xxxx人。
五、建设树立新作风,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我镇把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全面改善,党风政风焕然一新。X村党支部组织1xxxx党员开展义务巡逻活动,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了一方平安。为了推进村上经济的发展,X村支部书记X四处奔走为群众寻找致富项目,协调资金帮助他们办企业、开工厂、搞养殖。现在,村上9xxxx的农户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相继建起了面粉厂、机械厂、机制木炭厂和万只养鸡厂等xxxx支柱企业。2005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固定资产增长850xxxx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20xxxx。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适应时代发展和现实要求,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系统地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再接再励,以更大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扑下身子,扎实工作,通过经济、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探索创新,进一步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