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领导人人要办点,市县直部门个个要办点,市县干部的工作重心下移,每个乡镇市里至少派一名干部挂职锻炼,每个村县里至少派一名干部常年驻村。整合各级部门的办点力量建设新农村示范样板。
5、多方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在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的同时,加大市县政府财政投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建议2006年市政府要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以后每年随财力增长而增加,各区县(市)财政每年也要预算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集中“打捆”、统筹安排涉农项目,重点向新农村倾斜,凡涉农项目的安排,须经同级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后报批。
6、完善新农村绩效考评机制。将新农村建设列入区县(市)双文明考核和市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由市新农村建设办牵头制定目标考评方案并负责考核。加强督促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调度,每年召开一次流动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鞭策后进。市新农村建设办、两办督查室不定期派出督导组,对各区县(市)工作开展情况、市县直单位结对帮建情况、市直单位履责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根据工作效果的好坏给予相应的奖惩。 建议把新农村建设与培养使用干部结合起来,实施市县机关与新农村建设单位结对共建制度,并从市县机关选拔一批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下派到乡村任职。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