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含量的变化,直接决定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振兴畜牧业经济。人们对新生事物和新科技的接受有一个过程,应从多年来区内被实践证明,且一般普通老百姓都能做得到,易接受,不需花钱或花钱不多,见效快的实用科技抓起,推广普及在老百姓尝到甜头的基础上,大胆引进新的科技项目,使其产生在效益。以加大科研工作力度,要切实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围绕畜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有新突破,科研成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应当以农牧产业为主,培养一大批农牧民技术员,至少掌握一至二门畜牧业实用技术,逐步推广,不断扩大科技知识范围。要建立健全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服务,以服务促发展,推进畜牧业现代化。
4.3必须走建设兴牧的路子
盲目无计划的天然草场上游牧,一切听从大自然安排,始终不能摆脱困境。可以这样说,灾害的损失就是大自然对人们千百年来惊奇式开发草原的惩罚。我们不得走建设兴牧的道路。也要广泛动员农牧民群众保护草原,合理利用草原,在恢复草场生产性能的问题上取得共识,然后制定计划,开发荒滩、荒坡种植饲料作物和优势牧草,改良原有草场。加强饲草饲料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家畜家禽的改良,育种基地建设,加快农牧区畜牧业综合开发建设步伐。
4.4必须调整优化结构
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过渡,畜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要本着“因地制宜、讲求实际’’的原则,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完全可以搞一些绒山羊经济带,耗牛经济带。是阻碍农区畜牧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断提高牲畜良种的程度,逐步提高基础母畜和适龄母畜比重,坚持处理淘汰老弱病残者,公畜和杂畜,克服经营上的盲目性,促进畜群结构良性循环,加快周围,提高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畜牧业向集约方向发展,是实际畜牧业增产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变革的过程。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经营方式,这个机制都要变,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要以基础设施建立的前提,依靠科技,兴办家属示范发展才有可能实际畜种和畜群的“优化结构”,进而实现提高农牧业的增收和经济效益。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