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问题,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今年月,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这个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以来,国家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种粮补贴,充分体现了国家和自治区对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工作的高度重视。因此,各县、区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号文件,领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创新和调整工作思路,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做好农民增收工作。根据上半年增收任务完成情况来看,离市党代会和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确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在发展思路、工作方法上进行战略性调整,坚定信心,突出重点,确保全面完成市第一次党代会和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发展思路上: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紧紧扭住不放;把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工作方法上:要集中精力抓重点,抓特色,抓创新,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力求在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二)大力推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引导农民加强家庭经营管理,拓宽经营收入范围,使种粮农业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抓粮食生产、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劳务经济,逐步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加快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五年规划。围绕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五年规划,重点抓好×××亩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和百万只养鸡示范园区、中×××万亩枸杞观光园、海原县高崖乡拱棚甜瓜科技示范点等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园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提升效益,使特色农产品增加值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以上。同时,抓好养殖园区的补栏工作,切实解决“空棚”、“空圈”问题,大力发展好秋冬特色产业,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壮大红枸杞有限公司、金西丰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中卫清真牛羊肉屠宰厂、赢嘉公司玉米淀粉厂等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今年有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万元以上,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四是完善流通服务体系。以产权或利益为纽带,积极组建枸杞、蔬菜、鸡禽、草畜、马铃薯、西甜瓜等个市级农产品流通运销协会,着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组织化、标准化水平。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围绕中宁枸杞、×××设施蔬菜、宣和禽蛋、香×××甜瓜、海原草畜等优势,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提高品质,打造名牌产品,以品牌占领市场。加快标准化无公害种植技术和节本增效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提高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放活科技人员,放活生产要素,对生产基地、示范园区、种养大户实施技术承包,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优势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六是加大对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促进八大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实施山区脱贫致富工程。要按照市委、政府《关于以川济山、山川共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全面落实以川济山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部门包扶山区贫困村,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确保包扶村按期脱贫,实现山川共济、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问题,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高度关注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问题,要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当前,要重点加强对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麦收后的复种工作,发动群众及时复种秋粮、秋菜等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以秋补夏,力争全年粮食不减产、农民不减收。要切实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指导农民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尤其是在水稻生产管理上,严格按照旱育稀植和节水控灌技术要求,抓好水稻合理灌水、施肥、喷药等关键技术措施,提高水稻单产,增加总产,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退耕还林政策,完善退耕粮食补助办法,把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群众手中。要继续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认真落实粮食直接补贴和农业税减免政策,稳定粮食收购价格,规范涉农收费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四)优化资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