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我们提出的“三年再造一个新新干”的目标才有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第二,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近年来,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我县农村的发展有目共睹。在缩小城乡差别上,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农村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年,我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收入比为。在我县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村,落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就是要从解决农民最普通、最平常的生产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注重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引导农民告别贫困,迈向文明,走向现代化。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符合新形势、新任务对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准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突出矛盾,抓住了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突破。
第三,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抓手。当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实现省委孟书记提出的乡镇工作“三个转变”,摒弃过去那种“要钱、要粮、要命”的工作方法,做到在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这是摆上各级领导干部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这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拓展和延伸。新农村建设活动要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为农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最现实、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求,维护农民利益,使农民群众生活条件有一个新改善,文明素质有一个新提高,农村面貌有一个新变化,这是基层党组织教育和帮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关系,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又一良好契机,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也是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更加充分地发挥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的一个有力抓手。综上所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合力推进,通过年的努力,农村的面貌就一定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在政策、投资、经费等方面将更多地向农村倾斜,为我们开展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政策保证。另一方面,今年我们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激发了广大农民改变环境的强烈愿望,为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基础。再一方面,我们新干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新干人民善谋实干、追求卓越、敢于突破的思想和精神,尤其是在“创卫”工作中,广大干部群众表现出来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在建设美好农村中有更大的作为。现在开展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恰逢其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动农民,依靠农民,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切实把这件大事办好、办实。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全面准确把握新农村的内涵和要求。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要有新发展。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有新改善。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有新进展。四是农村面貌要有新改观。五是农村的民主管理要有新提高。以上归纳起来,就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概括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字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结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