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着力提高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科技水平
依靠科技进步,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和科技攻关力度,是提高产业基地和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也是当前特色产品种植和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必须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作物生长规律,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业基地的科技水平。要加快黄姜良种选育快繁和清洁生产步伐,节本降耗,减少污染,深度开发,化解风险;加大魔芋“两病”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加强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中药材适地适种和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积极探索林药间套、林草间套、林果间套等多元间套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进行柑桔品改,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果比重;加速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提高有机名优茶比重;发展袋料香菇,提高农作物原料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加快山野菜人工种植技术示范推广,扩大基地规模;建立人工草场,加大畜牧业品种改良力度,推广牛羊圈养模式,挖掘草食畜牧业开发潜力。要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变“拿钱养人”为“拿钱养事”,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贡献聪明才智。
4、要着力创新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开发机制
十堰发展特色产业基地的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加快山场开发步伐,扩大山场开发规模,是建设特色产品基地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一些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群众对开发山场赚钱致富的积极性并不很高。对此问题,我们要认真重视,摸清情况,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按照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制定新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建立一种具有内在动力的新机制,使各种投入主体能够获得正当的权益,从而调动各个方面开发山场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依法保障山场开发者的合法权益。对权属不清的林木林地和退耕还林地,要尽快确定权属,颁发林权证。要充分利用荒山造林政策,吸引和支持各方面力量投入山场开发。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政策,切实维护林业生产经营者的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经营自主权和财产处置权。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和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山场开发,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投入产业基地建设。
三、关于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结构调整的最有效的组织形式,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的最重要的环节,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1、加强龙头企业项目的构思论证
加强龙头企业建设要精心构思论证农业产业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招商引资,培植内力,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要立足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科学论证,精心筛选一批项目作为开发重点。着力围绕黄姜、魔芋、茶叶、柑桔、蔬菜(山野菜)、食用菌、中药材和养羊等优势产业,进行认真梳理,精心构思,选择开发系列产品,形成龙头企业建设项目。例如黄姜深加工项目,特别是以皂素为原材料的深加工项目;魔芋深加工项目,包括魔芋精粉、微粉、魔芋食品;山野菜加工项目,主要是竹笋、薇菜、荃菜、香椿的加工等;山羊肉食品加工项目,主要是引进名牌龙头企业来我市办厂;蔬菜产品加工项目,包括蔬菜休闲食品加工项目;奶制品加工项目,包括吸引外资改造扩建市乳品生产项目;有机茶加工项目,主要是茶叶多品类开发,如茶砖、茶饮料、茶多酚提取等;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项目,包括兴建中药材市场、中药材饮片加工项目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