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难题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全国、全省、全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还处于初始阶段,自身的基础和条件尚不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面对现实,我们不能悲观失望,必须充分认识到现在全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顺应这一趋势和潮流,紧紧抓住国家整体综合实力增强、调整政策为贫困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机遇期,充分认识到我县解决“三农”问题的优势和条件,千方百计谋求我县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我们还要看到,农业在我县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基础地位将长期不会改变,我们搞工业化、城镇化、第三产业服务化仍然需要依靠农业。此外,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平安盐津、和谐盐津,更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决不能忘记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全县各级党组织、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把“三农”问题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扶贫,关键在工业化的基本方针不动摇,坚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不动摇,坚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
其次,要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把中央的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把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确保中央的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民,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发展农村经济、搞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县、乡、村三级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中央、省、市、县对农业的投入全部用在农民身上,确保对农民的减免和补贴政策到位。要认真落实好粮种补贴、退耕还林、取消农业税等政策措施,切实抓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乱涨价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等坑农害农行为,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新增财力要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倾斜,积极鼓励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农业,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服务。要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占地行为,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占补平衡,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要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再次,要把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与学习贯彻《×××农村工作守则》紧密结合起来。《×××农村工作守则》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制定的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文件。各级各部门要把认真学习《守则》、执行《守则》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农民熟悉掌握《守则》的内容,用《守则》强化广大干部服务农民的意识,规范广大干部服务农民的行为,创造爱民亲民、利民惠民、安民护民的良好氛围。
(二)与时俱进,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的支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把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解决我县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用抓工业的理念来谋求农业的发展,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继续优化农业结构,突出特色,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农业组织化的协作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城镇化。
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结合实际对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具体的贯彻意见。要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看待“三农”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做到在思想上切实加深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尊重农民,爱护农民;在作风上更加扎扎实实,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在工作上真正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关心农业,支持农业,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需要,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盐津的需要。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农业产业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