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5xxxx学员已开始了为期xxxx月的培训。培训结业后,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县人事局、经贸局、农业局等部门也按照县委要求和部门实际,针对农民需求,进行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第一季度我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67xxxx。其中技能培训26xxxx,农业实用技术41xxxx。
五、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造林进展良好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抓好全县1.xxxx亩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我县“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百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第一度新增灌溉面积0.1xxxx亩、旱涝保收面积0.xxxx亩;改善灌溉面积3.xxxx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xxxx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xxxx亩,新建、改建乡村供饮水工程21处,受益人口3.xxxx人。完成河道治理21.7公里,开展小流域治理面积0.3xxxx公里。春季造林成绩显著:全县完成迹地更新3.xxxx亩,四旁植树2xxxx株,林木育苗7xxxx。结合楠溪江旅游开发、青山白化治理、村庄整治工作,完成了5公里沿江防护林带的建设任务。
总的来看,我县农业和农村形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江经济发展迅速,沿江xxxx镇的工业总产值和财收入均占全县总额的97,山区3xxxx乡镇仅占3。这种差距仍然在逐步拉大,山区经济发展的缓慢,已经严重影响我县全面发展奔小康的步伐。
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制约因素有增无减:1、化肥、农药、农用物资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增产不增收现象严重。2、山区交通不便,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成本较高。3、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就业难,4、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信贷资金难和水、电等生产资料供应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
三、新农村建设步履艰难。由于我县山区集体经济增收困难,有40xxxx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的村很少,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步伐缓慢。用地指标的控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定销户问题的处理等问题的解决难度仍然很大。
二oo五年四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