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和技能,使人们在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态度,以便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保护人类环境。环境教育是增强环境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其中有不少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能提高教育的效果。例如,头排糖厂酒精厂与头排中学仅一墙之隔,噪声污染、废气污染深深毒害着全校师生员工,解决的办法有在生产设备上进行改良或搬迁,增高隔离墙,多种植绿化树。
(3)开展有意义的与物理相关的环保活动,培养环保行为。
环境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环境意识,积极参
与环保活动。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国家社会环境质量的好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环境质量的好坏有赖于国民的环境和环保行为。我们除了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外,还可利用每次课外活动时间和学校的一些
相关活动时间,结合物理课所学的知识,结合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念日活动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环境热点问题,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环境教育。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环境意识在学生头脑中逐步扎根,形成自觉的参与意识,从而在言行中自觉、主动地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养成良好的有利环保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物理技能和环保技能,增强环境意识,做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向人们提出了挑战。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承担着最重要的任务。要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使我们的后代在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掌握环境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从科学、道德、艺术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素养。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有更高的要求。理物教师在精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国家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有关环境问题的政策法规,关心和了解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动态、环境知识和科技的进展,加强自身的环境修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客观条件,利用教育阵地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落到实处,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环境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