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诗人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要理顺职工情绪必须要树立“细微之处见真情,服务之中树威信”的工作理念。
企业的改革必然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利益的调整过程中,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会接踵而来,在所难免的会产生职工的情绪变化、思想波动。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职工有着“被认知”的愿望。换句话说,职工希望理解他们的心情,也希望被了解。他们的内心比较复杂,有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负面的,喜怒哀乐样样都有,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这就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要深入到职工中去多了解情况,要信任职工,让他们感受到单位对他们的关注之情、关心之情,支持他们大胆工作,放开手脚,在施工生产中发挥各自的特长,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工程项目运作过程中,由于优化人力资源、老项目的完工和新项目开工间隔期时间较长等原因,有的职工可能会面临着临时待岗、收入大幅度降低等情况,有些职工情绪不稳定,怨气较大,除了观念上的原因外,往往是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在进一步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树立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他们学技术、炼内功,提高技能。在选用职工时要体现公平、公正,使一专多能的人员都能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环境。
四、“以理育人”,坚持把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作为疏导工作的有力保障。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只注重情,忽视了理,就会感情用事,流于庸俗。只有情理相济,说清道理、正确引导、刚柔并济,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要建立健全一套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如征求意见制度、举报监督制度、厂务公开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要创造一种环境,使群众心里有话有地方讲,有气有地方出,有意见和建议有地方提,把群众中大量的思想问题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得到合理解决,消灭在萌芽之中。
职工一般是比较善于思考、讲究实际,喜欢把听到的道理同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的,不喜欢听脱离实际的空话和过头话。因此,作为施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讲实话、摆政策、说道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有的事情道理上虽然站不住脚,但是又确实存在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承认的基础上,把道理讲的入情入理,并表明正确的态度,对职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五、 “以德服人”,坚持把平等交流沟通尊重作为疏导工作的有效方法。
理顺职工情绪的关键是尊重的问题。只有尊重才能沟通感情,只有尊重才能平等对待,只有尊重才能让职工信任。过去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干”的态度对待职工,不仅难以解决职工思想问题,而且会伤害职工的自尊心,失去职工的信任。职工渴望平等的心态、朋友式的真诚、推心置腹,赤诚相见。
作为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有平等待人的素养,决不能用工作中的隶属关系
替代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其次,要做职工的知心人、贴心人,与职工建立相互信任的常态关系。在与职工相处的时候,既要通情又要达理,在情理结合上求平衡。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在循循善诱中求结果。特别是对待有错误的职工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直陈利害,明了是非。要广开言路,真诚听取职工的意见,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要采纳,对偏激的意见不求全责备,对错误的意见要正确解释和引导,确实了解职工的想法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职工座谈会、谈话交流等等多种形式了解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达到信息渠道的畅通。第三,要关心职工的精神生活。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职工提供必要的文化娱乐等方面设施及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第四,要关心爱护各种类型的职工,不应该分先进落后、年老年幼。对老弱病残的职工,要经常的问寒问暖,给以生活上的照顾和救济,体现集体的温暖。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施工企业中,只要我们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运用合理方法,职工的不良思想和情绪就会得到及时疏导,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如春风细雨,点点滴滴滋润到职工心头,管理者和职工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越来越便捷和顺畅。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