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食为例,多数时间内平均每斤增加两毛钱以上,是多年来少有的高价位,这是连续多年粮价低迷状况下出现的合理回复。据预测,今年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以平稳为主基调,略有波动,但由于能源、原材料紧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会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将削减农产品价格回升的增收效果。从最近看,化肥普遍上涨2xxxx—3xxxx,种子去年的零售价格相当于今年的批发价格,上涨幅度在2xxxx左右,农膜由去年的xxxx元/吨上涨为1.xxxx元/吨,涨幅在3xxxx左右。相反,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作物价格却有一定幅度的下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为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三是正确认识区情现状。前面两点是就大环境而言,具体到我区,有六点弱项不容忽视:一是加工龙头仍然不强。主要体现在围绕菜、枣、果、肉、蛋、奶的加工龙头企业滞后,现有加工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产业带动力较弱。二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档次不高,有的还处于探索、摸索阶段。三是品牌不响,有好的亮点、典型,但发展速度不平衡,需要大力加强,着力培养。四是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水利设施欠账还较多,部分重点工程由于资金不到位,进展缓慢,如福大蔬菜、丰元枣业、奶牛养殖园区、乳制品加工等。五是农民市场意识、技术素质还有待提高。六是优势农产品规模不集中。从横的方面比较,虽然去年我区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为1xxxx,但全市平均增长为12.xxxx,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将近xxxx百分点。我区的蔬菜、红枣、水果等较具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也被寿阳、太谷、祁县等兄弟县市赶超。要看到这些现实,找到差距和不足,分析原因,找准对策,迎头赶上。四是悉心研究发展趋势。中央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要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走向“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统筹发展轨道,还需要下硬功夫,花大力气。统筹城乡发展,统什么?一为统一政策,二为统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三为统建公共服务设施,四为统揽城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筹什么?一个是筹谋具体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再一个是筹建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项目,还有一个是筹集建设资金。总之,统筹城乡发展,是个宏观战略问题。这个宏观战略与榆次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微观战略的结合点,应当落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来。鉴于上述分析,2005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央[2005]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两个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扭住三个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非农化),建设“四大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小康社会。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xxxx,增长1xxxx以上。三、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从更深层次上推进“三农”工作近年来,我区在实践中探索制定了“五个中心”发展战略,丰富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内涵,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这一方略,围绕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目标,紧紧抓住盛世兴农的战略机遇,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一)增强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从近几年我区的发展实践看,农业产业化始终是贯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今年,要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实施区域布局规划为切入点,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把有效利用资源、扩张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一是做好资源整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用水难、行路难,加强土地整理开发,结合砖窑整顿,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基本农田;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要积极采取防雹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的措施;要开发和保护耕地、荒坡、荒山、滩涂等多种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水利设施:节水面积达到27.0xxxx亩,饮用氟改水的人口达到7xxxx。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1000xxxx,其中高标准示范田500xxxx,辐射推广500xxxx;新增机旱田xxxx亩,总量达到xxxx亩。二是做大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通过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实现特色产品的集聚和优势产品的整合。2005年我们要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继续贯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