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确保今年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发展第三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放开手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我镇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在发展形式上要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增加个体私营经济总量,大力发展便民利民服务,开发有偿服务,不断增强社区自我服务功能。并在社区内开展物业管理试点工作的同时,抓好城关村商业一条街建设。二是要立足工业强镇战略,把发展工业作为振兴我镇经济的主攻点来抓,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放宽领域,强化服务,大力扶持,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把发展重点转向工业项目、农副产品加工、规模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工业经济在我镇的快速发展。
3、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我镇作为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我们必须把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作为己任,不容推辞。要坚持把城市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服务的要求,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亮化、美化、净化、绿化工程。要按照“农区是第一生产车间,城市是新的发展空间”的产业发展趋势,以城带村,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
4、协调发展各项事业,推进社会全面发展。要按照“三个统筹”的要求,促进社会各项事业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科学文化素质。要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和人才强镇战略,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构建有利人才成长的平台,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要加强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落实农村奖励扶持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识组织实施“五五”普法工作,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加强法律援助。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公民文明行为教育力度,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始终保持社会稳定。各级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全面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充分发挥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作用,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加强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加快劳务输转。要不断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低保范围,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要逐步建立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对患大病的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实施医疗救助。要广泛开展捐助活动,做好弱势群体和特困职工的救助及残疾人的脱贫帮扶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完善社会纠纷调处和社会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协调和处理好各种人民内容矛盾。坚决杜绝群体性上访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深入开展“平安镇、村、社区”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6、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我镇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规划,今年要在重点任务的落实上迈出新步子,谋求新突破。一是在提高牧农业产业化水平上求突破。要以稳定发展畜牧业、不断优化种植业、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集中力量,从资金、技术、运销等方面支持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加快牧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二是在发展特色农业上求突破。围绕做大做强洋芋产业,实行区域化、专业化种植,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品质,扩大总量。加快畜牧业的发展,突出设施养殖,重点培育规模养殖户、专业村和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獭兔及禽类生产,提高商品率。要充分发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三是在提高牧农业组织化水平上求突破。要大力引导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增强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千方百计拓宽和扩大农民增收空间和渠道。四是在科技兴农上求突破。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普宣传和技能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冻精、温清授配和胚胎移植等措施,改良畜种品质,提高设施养殖水平。要加强镇畜牧防疫体系,坚决杜绝禽畜疫病的发生,不断提高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是在改善农村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