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公正执法一定会得到更进一步的推进。 抓教育,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使广大机关工作人员树立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其实,机关作风建设很关键在于精神状态。在我们机关,存在这样的情况,有的部门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星期六、日都要加班,晚上也要加班,另一些部门却相对显得自在清闲。当然工作分工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个部门都是那么多的工作量。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比较良好的心态,进而树立一种比较良好的精神状态,有了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工作,看待荣誉,看待升迁,看待身边的人,不会老是跟自己过不去,我们的工作才能不断取得起色。只要你实实在在地工作,干出了成绩,群众看见,领导看见,你就会有机会。一个人的成长应该是埋头苦干、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要老是计较,越比较得多怨气越大,怨气越大工作越不起劲,工作越不起劲对本人的发展也不会有好处。所以我觉得,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际上也是不断历炼我们自己的过程。
(二)以政务公开为手段,努力建设高效机关。各级机关、各部门必须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实行政务公开,将一切能够公开的事项按规定的时间向社会公布。只有政务公开,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监督,使我们的机关工作人员不敢懈怠,也不能懈怠。现在存在办事效率低,或者让人家走几回才办成事的现象,其实就是没有把政务公开做好。只有增加透明度,才能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推行阳光(本文权属文秘写作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 www.2191.cn 查看)服务,打造阳光政府,就是要实现政府信息公开,主动做到“亮家底、明流程、讲法治、促服务”,规范服务流程,通过规范服务行为来提升服务品质。同时,通过设立服务意见箱、机关作风建设热线以及建立网上政-民互动交流平台,及时收集群众意见、传递政府信息,提高百姓参政议政的透明度,增强对机关工作的监督和促进。
(三)以制度为保证,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是抓好机关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从制度建设抓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地执行。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突出发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一个单位或部门的作风建设好不好,与这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领导班子重视机关作风建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那么他就可以带领好这个单位的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开展各项工作。所以一个单位的行风、政风好不好,跟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有很直接的关系。因此我们建立制度,首先要考虑强化对领导班子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表率作用。近期,县委将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不断加强和改进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是要抓好部门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各部门要要按照“五办”的要求对本部门的制度进行认真的梳理。对以前行之有效的制度没有得到认真执行的,要认真进行总结,加强执行力度;对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的,要按照整体推进、系统配套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对缺乏制度保障的,要认真研究并制定相关制度。重点要建立“首问责任制”,即办制、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对于制度,在这里我提一个要求,各职能部门都要分工一名领导同志负责这项工作,县纪委、监察局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看各部门的制度建立了没有、完善了没有、执行得好不好、哪位领导同志负责这项工作,要进行检查和抽查。通过检查、抽查去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制度,并且监督落实好。
三是要加强监督,畅通投诉渠道。机关工委、监察局、组织人事部门、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建立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机制,确保投诉渠道畅通和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机关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实行投诉情况每月公布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曝光和督办整改。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报道机关作风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同时也要加强对反面典型曝光的力度,以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努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讲到监督,当前重点要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的监督。各部门要积极探索包括充分运用电子监测系统在内的有效手段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任何一个人没有了监督,就很难保证没有出问题。这不是信不信谁的问题,而是要有监督这种氛围,人才不敢懈怠,不去想懈怠。如果没有监督,有一件事可以十天办好,也可以二十天办好,给谁办都会拖到二十天才办。有一了套切实可靠的内部监督制度,就能促进办事效率的提高。 第二方面是外部监督。一是刚才讲的政务要公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