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性、长期性,尤其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还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校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设施仍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同一所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住宿分散在几个校区,还存在租住房屋供学生居住的现象。同时高校内部由于管理力量不足,致使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能及时解决、或不能有效预防、或不能及时上报寻求解决。二是校外人员干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现象还时有发生;部分学校周边的文化场所还存在违规经营现象;有的学校门前两侧5xxxx内及校内各类流动摊点依然存在;有些学校安全意识不强,内部管理不到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三是由于企业学校移交、长丰县7乡镇的划转,10xxxx所学校(企业学校47所、划转学校77所)进入我市各级政府管辖,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四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原远离闹市和公路主干道的学校自然进入闹市或面临公路主干道,门前及周边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各大中小学校门前的交通安全状况还有待于改善。五是春季来临,新学期开学,影响校园及周边环境的问题容易出现反弹。实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根本好转还任重道远,不是靠一两次的集中整治就能够彻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要从执政为民,从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当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自身义不容辞的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各项措施,把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做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三、创新机制,常抓不懈,扎实做好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是我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一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及周边环境,意义十分重大。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是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维护稳定的需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需要,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实做好2006年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
(一)加强领导,为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做到机构不撤,力度不减。要继续实行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点制度,帮助、指导、协调、解决所联系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县区校园及周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参谋作用,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园及周边问题进行摸排、分析、汇总,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督办,确保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二)依托“两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要继续以“一校两表”为抓手,全面创新工作机制。“一校两表”即《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表》和《校园及周边环境隐患及其他问题排查表》,是我市整治工作的一个创新,是整治工作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作。对“一校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可以全面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设施、食堂、用电线路、消防器材、校园网的安全等状况,可以全面掌握校园周边存在的20xxxx范围内的“三厅一吧”及不良音像书店报刊点、校门前两侧5xxxx内的各类摊点、校园周边治安、违章建筑、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等状况,为领导决策,为更好地开展整治工作提供翔实、完备的第一手资料。对于“一校两表”的使用,一是要实行定期、滚动排查上报。定期上报是指每年4月、11月,一年两次全面上报;滚动上报是指集中整治期间和平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摸排,尤其是出现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师生安全问题时要立即上报。市、县区两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依据上报的“两表”进行梳理、分析、汇总,掌握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向各县区、各职能部门通报、反馈,对存在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时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认真使用好“一校两表”,就能够较好地解决有关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状况不能及时准确掌握,而学校清楚周边存在的问题但自身无力解决这样一个长期困扰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问题。二是要围绕“两表”建立台帐制度。各级教育部门、综治部门及各学校要对“一校两表”认真梳理、分析、汇总,把校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