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县人口和计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能忽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社会抚养费征缴率偏低;部分计生服务站(室)硬件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个别
计生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旧的婚育观念仍需通过长期的宣教来逐步转变;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的程度不够深,妇女依然承担着过多的责任等。这些问题还需我们认真研究,采取应对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7年工作任务
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统领,以中央《决定》精神为指针,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全面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水平,为创建新**创造优良的人口环境。
奋斗目标是:创建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县出生率控制在**‰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以上,出生性别比保持在正常范围。
按照上述思路和目标,2007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以中央新《决定》为主要内容,提高宣教工作效果。中央《决定》的发布是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深入贯彻学习中央《决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各乡镇、各部门要科学制定学习宣传计划,广泛开展各种宣教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对主管领导、乡村干部普遍进行培训。要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结合“三下乡”活动等有效载体,广泛宣传,通过制作宣传品、更新宣传牌、刷写规范性标语口号,使中央《决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以“创国优”为目标,强化基层网络。2007年,省市将对我县的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成果进行回顾性检查评估,**县达到国家创建标准是全市计生工作的重点目标之一。各级计生服务站作为窗口单位,要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工作方针,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面向健康、亚健康人群,履行好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药具发放和人员培训等职能。一是建设高标准的服务网络。充分利用贯彻中央《决定》加大投入的有利契机,加快服务站改造和设备更新,力争达到规模适度、设备精良、管理规范。二是培养一支高效能的服务队伍。三是开展高质量服务。在城乡普遍实行基本的生殖保健,提高综合避孕率和长效避孕率。深化药具改革,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服务,农村免费避孕药具及时发放率要达到100。
(三)以综合改革为手段,融入新农村建设。一是继续推进“三自主”工作。在去年综合改革的成果上,继续探索,大胆前进,在整合提高上多下功夫。二是推进新家庭计划。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强化基层网络,壮大计生队伍。启动“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倡导婚育新风、培育新型农民,积极建设“少生优育、文明×××、健康和谐”的新农村新家庭。2007年,乡镇“新农村新家庭计划”试点面要达到20以上。三是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组织力量对影响出生缺陷的生殖遗传、社会环境、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进行研究,强化婚育咨询指导,为育龄群众生育健康聪明的后代提供生育关怀,促进“新家庭计划”、“生育关怀行动”、“健康家庭促进计划”工作的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以“一法三规”为指导,规范计生依法行政。继续开展便民维权活动,进一步优化执法环境,确保依法行政合格率达到85以上。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力争使社会扶养费征收中的重点案件和典型案件有新突破,提高社会扶养费征收率。我县社会扶养费征收和控制早、非婚生育的作法正在被全市推广,我们要继续努力当好“排头兵”。坚决杜绝和认真查处挪用贪占社会扶养费等违法违纪行为。认真落实计生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搭建群众参与、监督平台。2007年,要突出做好农村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调查摸底工作,确保“不错报一户,不漏报一人”。
(五)以流动人口管理为基点,强化计生综合治理。2007年,县政府将按上级要求,加大对相关部门的考核,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计划生育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已经喊了多年,但作用发挥的还不尽理想,县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签订《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状》,其目的就是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要实现中央《决定》提出的目标,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全力配合。一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为县乡党委、政府献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