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化解和防止金融风险的根本也在于当地经济的质量。近年来金融部门
的良性运行和效益提高,既是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努力的结果,也得益于全县经济的
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全国经济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阶段,国内外的产业和资本正在加速转移,机遇稍纵即
逝,见机不为
,遗憾无穷。我们要牢固树立经济金融同兴共荣理念,高度重视研究抓好
金融工作,合理引导资金流向,聚集更多的资金服务经济建设、促进加快发展。金融部门也
要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转变观念,推进改革,挖掘资源,改进服务
,强化监管,通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一要积极加大信贷投入,落实激励政策,努力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发展。当
前,
县域金融信贷业务发展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国家重视“三农”经济、重视中小企业和民营
经济发展,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采取措施改进农村金融弱化问题;另一方面
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断收缩机构,缩小县以下金融业务范围,上收县级银行的贷款发放权。我
县金融机构有自主放贷权力的只有农村信用联社了,县委政府也能体会到银行工作的压
力和困难。但是,面对困难,我们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千方百计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
贡献。
一是金融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银行与企业是“鱼水”关系,企业
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的大力支持,但是也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银行才能发展。金融部门的同
志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信贷工作,更好地支持经济建设。二是要灵活贯
彻执行信贷政策,千方百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国家信贷调控政策从来不要求一刀切,而是
要求金融部门“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在目前县级银行贷款权力普遍上收的情况下,金融
部门要灵活执行信贷政策,积极主动地向
上级推荐xx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大型项目,争取上级行关注xx经济,支持xx经济,
增加对xx银行和企业项目的授权授信。三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
。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积极落实农村金融改革精神,支持好农民增收
、农业稳定和农村发展。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基本生活生产条
件的改善。继续开展好小额信贷发放管理工作,扶持农户扩大生产,增收致富。四是加大
对中小民营经济、服务业、消费业、外向型经济、循环经济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合理把握信贷进度和投向,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和引导产业有特色、发展有后劲的民
营企业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方向发展。五是加大对xx县支柱行业、骨干和重点企
业的贷款投入。按照县委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信贷
资金重点向棉纺、化工、畜牧、蔬菜、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等产业倾斜,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
强。六是建立完善金融业正向激励机制。县委政府结合xx实际,研究完善了县金融机
构工作考评办法,兑现落实了对金融部门的奖励措施,细化了今年的指标任务,
严格考核,并提高了对信贷投入增效显著金融单位的物质奖励标准,充分调动起金融部门争
取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是发挥“窗口指导”效能,引导
资金反哺农村。要组织好农村金融改革,完善金融体系。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
作用,督促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到xx,支
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引导中小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增强融资能力,扩大邮政
储蓄资金的自主适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二要创新手段,优化金融服务质量,满足社会公众的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
要把做好金融服务工作与促进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各项金融服务的水平。
一是进一步做好存款组织工作,增强信贷资金实力。金融机构是我县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
主要提供者,金融部门要加大存款的组织力度,确保各项存款稳步增长。同时要
积极配合财税部门稳步推进财、税、库横向联网,提高国库资金的运转和使用效率。搞好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