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积极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员工服务。街道社区党建要抓共建,重点在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功能上求突破。通过实施创建“综合示范区”工程、开展“双扩双创”活动,指导各区合理设置社区党组织,对如何整合社区组织资源、建立共驻共建机制进行调研,选点试行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的办法,进一步理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街道社区建设的工作合力。农区党建要抓自身建设,重点在强村富民、强化民主管理上求突破。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区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农区基层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办法,通过深化“三级联创”、开展“双链双推”、“双培双带”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能力,引导各级党组织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农区经济发展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党建要抓作风,重点在转变作风、树立形象上求突破。通过开展“三创一落实”、“学习型、服务型”机关事业单位创建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树立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主动为基层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建要抓重大决策参与,重点在完善机制、发挥作用上求突破。通过开展创建“四个好”领导班子和“五个一”先进党组织活动,引导党组织为企业发展服务,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建功立业。组织召开落实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分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和“三员”工作座谈会,总结好的经验,交流有效做法,对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广,推动各个领域的工作深入开展。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政策支持,确保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如期完成。
(三)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总体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办法,按照不同领域党员的特点制定党员教育培训的年度指导意见。各区及市直属各党委(党组)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好党员培训计划,切实解决好基层党员中存在的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等实际问题。积极教育引导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重温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讨论确定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建立健全共产党员道德行为规范。研究制定推行党员承诺制的办法,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搭建平台。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探索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认真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建立发放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在非公有制企业和农区发展党员。积极推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今年再新建3xxxx终端站。切实做好关心基层党员、干部和困难党员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关心帮助困难党员的实施办法》。
三、围绕我市“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
顺利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人才是重要保证。我们要围绕“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切实履行党管人才职能,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
(一)加强宏观指导,抓好各项制度落实。要认真组织实施《**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工作考核目标体系,抓好督查落实。进一步规范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完善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相关工作制度,实行定期听取汇报制(每年不少于xxxx)。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认真抓好本地区、本行业、本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二)创新活动载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优秀中青年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和“西部之光”等载体,积极做好推荐输送、搭建桥梁、提供服务等工作。建立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和高技能人才校企结合培训制度,利用**及周边地区的办学优势,依托我市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为我市打造“两个中心”提供人才保证。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认定、评比、培养、选拔机制,逐步改变企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局面。以落实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养工程等项目为载体,着力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充分发挥“三支一扶”和西部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积极拓宽工作领域,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人才,充实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人才支持的试点工作。
(三)积极创造条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有重点地对近年来受表彰的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优秀人才及人才工作政策等内容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