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部门积极配合、突出重点做好普查工作。
p>
这次普查不仅需要广大民间艺术工作者的支持与参与,同时离不开各部门的
积极配合。乡镇要有专人负责,为普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与服务。广播电视台要安排专人专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像及后期制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要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按时保质完成普查任务,迎接省市的验收。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
(一)正确定位,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普查工作的积极性。
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就是“民族民间文化”中口传心授的部分。近几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日趋重视。今年初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有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我县的药发木偶是其中之一。我县地处偏僻山区,与外界交流较少,这些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却使我们祖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我们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并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平时熟视无睹、觉得极原始的一些民间民族艺术,在整个文化大背景下却可能是独具特色的奇葩。所以,我们要增强信心,正确定位,通过这次普查,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我们的文化,重视我们的文化,宣传宏扬我们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产,挖掘、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丰富我县的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打造我县的旅游品牌,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好事,具有现实意义。
(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增强使命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随着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文化一体化的趋势,生活方式的改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也越来越急。我县的文化生态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民间艺术在濒临绝境、不少民间技艺正在消亡、一些民俗节庆礼仪逐渐被淡忘、而民间艺人都年事已高……为此,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和普查工作已经刻不容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县的地方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与保护生态的多样性一样重要。能不能把我县有限却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存下来,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挖掘、保护我们先辈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责无旁贷。
(三)了解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现状,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收集到了民间造型艺术7项(药发木偶、布袋戏、提线木偶、龙凤狮子灯、八宝灯、马灯、龙灯等)、民间表演艺术7项(如竹编、竹雕、制陶、制鼓、木雕、木偶雕刻、木拱廊桥建造工艺等)、民间风俗5项(如百家宴、畲族三月三对歌、斗牛、迎神、吊九楼等)。其中药发木偶已进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项入围、全市5项)。应该说前期的工作,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我市和我省将分别于五月、六月对各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行验收。普查成果要参加十月×××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根据省验收工作的要求,普查成果需要有实物、文字资料、图片、音乐录音、曲谱记载、过程摄像等。许多民间工艺需要通过重新制作、排练、表演才能进行录音、摄像。同时,按新的要求还要对录音、摄像进行后期制作,并把普查成果制作成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而我们现在的普查还只停留在纸质文本上,不论是资料收集还是后期制作,都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被列入省、市级及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能得到省市多大的支持力度,关键就要看我们这次的普查及后期制作。我们这次的普查工作开展的如何,将影响我县今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们要抓住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建设的契机,认真做好普查工作,争取省市对我们泰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更大的经费支持。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及广播电视台、各乡镇要充分认识这次普查的意义,要有紧迫感。
(四)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这次普查不仅需要广大民间艺术工作者的支持与参与,同时离不开各部门的
积极配合。各责任单位要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乡镇要有专人负责,为普查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并做好服务工作。广播电视台要安排专人专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像及后期制作。文化广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