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教师能够畅所欲言,与老教师平等对话。可见,这种形式对于保持年轻教师的创新意识、推动老教师的改革意识有着积极作用。区学科带头人***老师说:“年轻教师***的一句课堂用语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她对学生说‘你能不能到到黑板上演板'',显得与学生非常亲和,学生学习如坐春风。而我总是用命令语气让学生回答问题,态度很生硬,搞得学生很紧张、焦虑。”
3、以问题为中心开展行动研究。
新老教师深入课堂后,往往能够发现大量问题。比如,“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何导入新课”、“如何分类教学”、“如何评价学生”、“如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等等。这些问题以往是视而不见,或者即使意识到了,甚至下决心解决,但结果往往是不了而了。
现在,由于签定了协议,新老教师双方的目标及权利、义务很明确,大家的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自身发展。新老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识明显增强。地理组年轻教师***老师主讲了一节研讨课,老教师**老师觉得她的课堂评价单一,不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她们觉得有必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评价模式”开展研究。在学校教科室的指导下,她们上网查资料,还买回了一些有关新课程评价的图书,提出了“绿色课堂教学的评价模式”,其内涵是,在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的理念下,创造适宜评价的课堂文化氛围,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坚持发展性原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入手,建立多元智力评价机制和激励性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心理素质提高的三元合一。
后来,***老师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走进新课程‘一课一论文''”活动,取得了优质课一等奖,优秀论文二等奖的好成绩。**老师的相关论文获得了市一等奖。
4、及时总结,共同提高。新老教师结对是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项活动开展的如何关系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着学生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此,学校成立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研组长”的领导班子,确定了“每周研讨----每月教研组长向教务处汇报----教务处制定月度进展表和印发简报----每学期总结表彰”的运行机制。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了新老教师结对活动能够持之以恒开展。
五、促进学生发展的机制
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头等大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学校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年份学生的特点,寻找有效教育教学办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1、把对学生的关心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增强学校亲和力、凝集力。对教师关心学生的典型事例要予大力表彰,让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以此引导学生学会关心。
2、鼓励教师根据本人特点和学生情况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效能感。
3、加强德育与教学系列的配合,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配合、学校与家长的配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4、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心理辅导、发展引导,促进学生和谐健康成长。
5、积极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多种形式开发校本教材,加强对学生效能感的培养。
“艰苦奋斗闯难关,脚踏实地抓发展”是我区目前教育工作的主题口号,对我校的工作赋予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统一思想,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创造性地去贯彻落实,把学校办好,办出特色来,使我校常胜不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接班人!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