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完善学前教育体系。将幼儿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管理机制,着力提
高基础教育起点质量,加快构建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民办幼儿园为支撑的学前教育体系,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多种幼儿教育形式相结合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优化素质启蒙教育,重视0-5周岁托幼一体化早期教育实践,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整体提升学前教育综合水平。
二要高质量、高水平实施义务教育。按照省颁现代化学校标准,科学规划、调整中小学布点,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完成相对薄弱小学、初中的改造,切实加大对发展较慢学校的扶持力度,基本实现每个中小学都有条件实施同等水平教育的目标。到2010年,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三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特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抓好“八荣八耻”教育、诚信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创业创新教育。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逐步试行“小班化”教学。认真落实提高教育质量12年规划,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监控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要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要扩大教学规模。把握国家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我镇职业教育。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全面动员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让所有适龄人口都具有生存发展的一技之长,努力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新的剩余劳动力新的贫困户。要建立职业教育制度,每年从教育统筹基金和争取的上级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经费,用于减免职校困难学生的学费。要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实训基地兴建共享,发挥基地在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使其成为构建我镇职业教育体系的新亮点。要着眼我镇产业优势,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参与、股份合作等多种途径,培训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要突出重点专业。要根据我县、我镇对电工电器、电线电缆、水晶工艺、玻璃制品、纺织服装、食品等主要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创造、服装、食品加工等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中高级技术人才。围绕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商贸、营销、旅游服务、烹饪、美容等各种适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要切实加快教育机制创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旧体制、旧机制的束缚。要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使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在坚持义务教育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同时,积极推动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落实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以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将教职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直接持钩,努力形成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激发人才工作动力、加强人才合理流动的生动局面。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遵守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规定为抓手,持之以恒地弘扬爱岗敬业、诲人不倦、志存高远、严谨笃学的良好风尚,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深入实施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培养计划,造就一批特级教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对不胜任教师工作的要进行待岗、转岗。建立优秀教师奖励基金,充分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营造建设教育强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良好氛围
1、组织领导要有力。要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承担起保障教育发展的第一责任。主要领导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理清教育强镇的思路、措施,拿出总体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各方责任,排定序时进度,以确保建设教育强镇各项工作能够一一落实。加强对学校建设投入的管理,把投入用于教育急需发展的项目上;积极优化教育资源管理,对教育结构性富余资源,要统筹安排,或用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或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社会教育。
2、政策措施要落实。一要依法加大教育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