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专项扶持资金。据了解,省政府今年还将制定《×××欠发达乡镇来料加工项目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试行)》。我省的山海协作工程也把来料加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予以落实;我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了每年安排资金对来料加工经纪人进行奖励等扶持措施。这一系列扶持措施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是永久不变的,我们要抢抓这难得的机遇,认真研究省市政策导向,做好项目包装和项目对接,用好政策。
总之一句话,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紧抓住目前发达地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力费用相对较低的地区转移的机遇,增强发展来料加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我县来料加工业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把握重点,围绕三方面工作,大力促进我县来料加工业加快发展
来料加工业务和其他产业一样,在外部发展环境具备了之后,就要从产业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优化产业自身发展条件,促进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
首先,要拓展业务渠道。大力发展温州人经济,充分利用县政府驻大中城市办事处和各地商会的桥梁作用,巩固我县来料加工经纪人原有的供货渠道,加强对外沟通联系,加快将业务向周边地区拓展。关注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商品市场,比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和杭州、温州、绍兴等一批较大的市场,从中获取来料加工的货源。建立我县外出人员信息网络,将外出人员多的优势转化为拓展供货渠道的优势,努力拓展加工货源。注重发挥外出打工者的作用,他们年纪轻、文化较高,长期在外见多识广,信息灵,市场经济观念强,能力素质好,有的就在产品适合扩散加工的企业工作,可以请他们提供信息、牵线搭桥甚至当经纪人;请他们配合乡镇和村做好外地企业的工作,把产品引进来;请他们回来投资办厂、兴办加工点。外出打工者回来当经纪人从事来料加工,更有利于促进来料加工业逐步向创办企业的方向发展,昨天的打工者,可能是今天的经纪人,明天的企业家。尝试网上承接业务、发布信息。鼓励经纪人直接到各类交易会、厂家甚至外贸公司接单加工,加快从来料加工向来样来单加工发展。以我县的人力资源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开展招商活动,设法引进扩散型加工企业。
其次,要加强来料加工队伍建设。加强经纪人队伍培养和加工队伍培训,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多形式地开展加工技术培训,帮助加工者增强岗位适应能力,把产品加工做细做精。一方面要加强优秀经纪人的培养。优秀经纪人是发展来料加工的领头雁,是加工队伍与市场连接的桥梁和纽带,这支队伍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县来料加工发展的成效,因此优秀经纪人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提高优秀经纪人综合素质。对优秀经纪人必须经常性地充电,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加强法律、经济、电子商务、管理等知识培训,组织其参加各类交易会、洽谈会,创造外出考察学习条件,增强其发展意识,引导其树立大局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转变管理模式。组建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使发展来料加工由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业行为转变,强化经纪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引导经纪人之间加强相互团结、协调、沟通,努力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另一方面要加强从业者的培训。要加强对加工者的从业素质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加工队伍是来料加工的主体,做来料加工就好比在战场上作战,只有一支好的队伍才能打胜仗,也只有加工队伍的规模越大,组织越严密,才越有吸引力。如果加工队伍太小,素质不高,大单不敢接,将会失去很多商机。从我县的人力资源看,我县加工队伍发展的余地仍很大,关键在于我们的引导。因此,各乡镇和广大经纪人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来料加工,强化“诚信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时间是保证”的来料加工信条,提高加工者的技术水平,建设一支规模庞大、技术熟练、特别能战斗的加工队伍。
第三,要提升产业层次。发展来料加工业,不是良莠部分,什么产业都接纳都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那些符合我县产业发展特点的、符合生态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这基础上,接轨当前市场,努力促进来料加工产业提升。一方面培育加工特色。从观美、五凤等地一些来料加工企业情况看,我县的服装、电子产品、彩灯等产品的加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加工总量也比较大,要努力加以巩固提高,并注重这些种类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加工基地模式。同时,不能一味地集中在这些加工产业上,要努力培育新的加工特色,象一些新的串珠、钩针、编织等加工品种目前市场发展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