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临港、临桥、临路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服务业发展的理想区域;宁启、盐通、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新长铁路南延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创造难得的机遇;市行政中心南迁、市区发展方向和重心南移,一批重大项目的启动建设等,都为×××聚集了人气,营造了市气。有这样的条件、这样的机遇,我们没有理由不把服务业发展得更好。
二、着力构建服务业发展高地
推动服务业发展必须深化对服务业的理解,尤其要处理好四大关系。
(一)处理好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关系。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度很高,制造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制造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并不能放慢制造业来加快服务业,也不是以牺牲制造业来发展服务业。当前,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水平,为现代服务业提供广阔空间。同时,不失时机地发展与制造业相关联的、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
(二)处理好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和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而形成的新型服务业体系,具体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因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形态,如计算机和软件服务、移动通信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另一类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从传统服务业改造和衍生而来的服务业形态,如金融、电子商务等。传统服务业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为主的服务业,包括商贸、旅游、房地产、社区服务等。当前,我市传统服务业潜力还未完全发挥,现代服务业正逐步兴旺。我们要在推动现代服务业形成集聚效应的同时,注意运用现代新型业态和组织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
(三)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关系。拉动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当前,我市为生产服务的体系特别是生产研发体系、物流体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但大多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处于主导地位,目前我们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但这只是暂时的、短期的,最终还得靠消费拉动。我们要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方向,进一步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竞相发展。
(四)处理好服务本地和服务周边的关系。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地域是服务业扩量提速的前提。要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服务业,形成规模大、功能全、层次高的服务业体系。同时,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我们要有率先的意识,创新的思路,大力发展以“我”为主的区域服务业。要创塑服务品牌,提高专业化水平,积极培育国际化和区域性的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服务业企业集团,扩大经营规模,拓宽市场空间,健全服务网络,增强辐射功能,形成若干个区域性的服务业发展中心。
在处理好上述关系的同时,要选择好切合市情、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突出发展重点,努力实现服务业总量倍增、比重提高、结构优化、领域延伸、产业互动。
一是抓住重点产业,实现规模突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培育为工农业生产和商业配送为主的物流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促进仓储和零件、生产原料、半成品配送等物流服务的专业化。积极发展工业设计业,分行业整合现有厂办研究机构,筹建通州工业设计中心,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服务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