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能定量的尽量定量,做到客观、精确,减少模糊度;难于定量考核的,可采取定性分析比较,强化考核项目的可比度和可度量性。要对实绩进行成本分析,不仅看取得的实绩,还要看为此付出的投入和代价,把发展的成本高低作为判断和衡量实绩的标准之一,避免不计成本和代价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考核中还可以引入书面测试、现场答辩、量化分析等多种灵活有效地方法,体现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干部工作实绩考察方式的多样化。
四、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大力提高基层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如何,从某种意义上讲,直接决定着当地经济社会能否发展、繁荣。因此,必须要根据新形势、新特点,遵循党组织设置与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相契合的内在规律,本着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努力加强各级各类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构建保证发展的组织体系。要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重点抓好乡镇、村两级党建工作机制建设;建立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行重点培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加快发展步伐;对长期停滞不前的维持型班子以及文化程度低、缺乏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村干部坚决进行调整;大力实施规范化管理,抓好合村并组、村企联建,增强村级实力和村级岗位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技能,全面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要扎实推进企业改制中和改制后的党建工作,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