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对于改革的公司,要凭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主导产品,借市场来做优做强做大,改革后的企业,要找准市场,以成本为导向,不断管理创新,适应市场的发展,不然终会被市场淘汰。
四:加强现代标准化管理,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点突出量化考核
首先,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结合历史最好水平,科学、合理、可行地完善标准管理体系,做到工作标准定量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员工行为规范化,经营程序制度化,监督考评日常化,尽量减少定性考核,重点突出量化考核。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其经营业绩和工作效益都处在量化考核与监督之中。另外,企业在注
重资本金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体现人本管理,发挥人力资源效益,不断创新企业品牌和形象,并通过企业文化的感染,使企业变成知识型、学习型、创新型企业。
其次,确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基础上给员工一个充分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舞台,并通过按劳报酬和贡献,决定待遇的提升,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人才淘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任人唯亲,庸者不让位,分配不合理的用人缺陷,扼制人才合理流动。
最后,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粗分到经营管理者,细分到岗位责任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挑。根据历史水平,结合市场情况,对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粗分到经营者,细分到岗位责任,形成企业全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完成目标。对超额完成指标的按比例计入其个人报酬,连续报告期内完不成经营目标的调离岗位或下岗,这就要求经营管理者制定出的经营目标先进、合理、科学、可行,并要求对目标管理者与责任人对目标的实现按比例承担责任,以确保企业总体目标顺利完成。
五:加大对企业管理者管理的力度,实施全方位、多时控的监督体系,进行阳光操作
一个企业的好坏,关键看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企业管理者素
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员工队伍的水平。正如海尔老总张瑞敏说的,只有落后的干部,没有落后的群众。好的员工队伍是好的干部带出来的,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干出来的。因此,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所作出的企业决策,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管理者素质高,阳光操作,通过民主方法所作出的科学决策,无疑增加员工队伍的凝聚力,企业也就能在市场的风雨中搏击自如,久战不败;假如企业管理者素质低,奉行个人淫威,任人为亲,图谋私利,那么企业最终会被毁掉。
总之,纵观企业改革的历史,无不说明企业在改革中扬长避短,借以发挥其优势,才能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横看企业改革的众多例子,可以得出一条不可总辩驳的事实,哪个企业能遵照市场规则,实施现代化管理,哪个企业就能在今天市场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风浪中生存发展。
市场是企业经营的晴雨表,能否在变化的市场中力挽狂澜,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获全胜,是对企业整体素质的考验,更是对改革后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一系列的考验。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流于形式,要用全新的思维方法真抓实干,才不失为是以突出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机制创新为起点,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收入分配为保障企业改革的成功办法。